2025 年 7 月 6 日上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拾遺楚韻・啟為創新” 非遺調研團隊,前往宜昌市屈原祠內的薅草鑼鼓傳習基地,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留英深度交流。
在薅草鑼鼓傳習基地,最讓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調研團隊興奮的,莫過于與羅留英的互動體驗環節。
羅留英先教大家基礎 “催工鼓” 節奏:“咚 — 咚 — 鏘,咚 — 咚 — 鏘”。隊員們輪流拿鼓槌,起初節奏混亂,鼓鑼聲對不上。羅留英耐心糾正,手把手教調整手腕力度:“敲鼓用巧勁,跟著心跳節奏來,像田里干活一樣穩。”
隨后,她又教唱簡單唱詞:“屈原故里好風光,鑼鼓一響精神爽”,還提醒大家:“調子要往上揚,像宜昌的山一樣有勁兒。” 隊員們雖唱得生澀,卻漸漸找到韻味,院子里鑼鼓聲與歌聲交織,滿是熱鬧的鄉土氣息。

談及薅草鑼鼓的未來,傳承人羅留英目光堅定,有著清晰的規劃。她望著屈原祠外的江水說:“我想把老唱詞、老調子都錄成光盤,再編一本《薅草鑼鼓教程》,讓想學的人都能找到門道。”
羅留英手持鼓槌輕敲鼓面,鼓聲清脆:“屈原祠是楚文化的根,我要在這兒把薅草鑼鼓傳下去,讓更多人知道,咱農民也有自己的藝術。”
如今,傳習基地的鑼鼓聲常伴著她的歌聲飄出院子,與屈原祠的飛檐斗拱相映。在她的堅守下,古老的薅草鑼鼓正融入時代,以響亮的鄉音,在新時代繼續傳遞著農耕文明的溫度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