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6 日上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拾遺楚韻・啟為創新” 非遺調研團隊,前往宜昌市秭歸非遺街區,拜訪峽江草編代表性傳承人羅光林老師,近距離感受這項傳統工藝的魅力。
在與羅光林老師的交流中,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調研團隊詳細了解了峽江草編的原料處理與核心技法,感受到老手藝里的匠心。
羅老師介紹,峽江草編原料處理極為嚴苛:黃草需經 “三泡三曬” 去除雜質,竹篾要削至 “薄如紙、韌如絲”。演示時,他手持處理好的黃草,手指翻飛間 “人字紋” 漸成,還強調:“編的時候要‘緊三松二’,力道不均就會變形。”
他還展示了 “纏扣” 技法:兩根草莖交叉纏繞,每繞三圈必回折,結扣牢固且有彈性。“這是老輩人從船纜打結學來的,編的筐子裝幾十斤重物都不散。” 這些細節,盡顯草編技藝的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