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拓新路,綠富共興鄉,助鄉村振興
——四川輕化工大學經濟學院綠碳生輝團隊赴會理開展暑期實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關于生態建設的部署要求,四川輕化工大學經濟學院綠碳生輝團隊,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于2025年7月21日至22日,深入四川省涼山州會理市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實踐聚焦于對會理市鹿廠林場干旱河谷區的生態研究,旨在通過實地調研,為當地生態振興提供科學依據與青年智慧。
土壤采樣,為碳匯研究奠基——7月21日,6名團隊成員在指導教師呂倩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會理市鹿廠林場的干旱河谷區,進行土壤樣品采集工作。在每個樣地,隊員們采用“S”型采樣法隨機選取5個點位,分0-10cm和10-30cm土層采集土壤,經去除雜質、混合均勻后形成復合土樣。針對不同測定需求,樣品被分裝至標記清晰的鋁盒、環刀與離心管中,部分樣品需低溫保存以保證檢測精度,最終將用于分析土壤有機碳儲量、物理結構及化學性質,為驗證混交林提升碳匯的效果提供數據支撐。
植物調查,探尋植被恢復密碼——7月22日,團隊開展植物多樣性調查,深入探尋混交林對植被恢復的影響。隊員們嚴格按規范操作,在每個樣地的四角及中心精準布設5個5×5米灌木樣方,同時均勻設置10個1×1米草本樣方,確保數據覆蓋全面、具有代表性。隊員們分工協作,細致記錄樣方內每種植物的種名、株數、高度、蓋度及冠幅等信息。這些數據不僅能反映林下植被的豐富度與生長狀態,更能揭示植被與土壤環境的互動關系,為解析“土壤改良—植被恢復—生態功能提升”的循環機制提供支撐,助力優化森林經營策略,為生態系統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展望未來,青年智慧助力鄉村振興——此次實踐不僅是對科研理論的實地檢驗,更是大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彰顯了當代大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國家需求相結合的責任擔當,為破解生態約束下的鄉村發展難題提供了青年智慧與科學路徑。未來,團隊將基于實踐數據深化研究,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振興方案,讓科學研究真正扎根大地,為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