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對南寧中華中路社區的深入調研后,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民族互嵌筑夢”團隊于調研第三天,走進南寧市興寧區民生街道望仙坡社區,繼續探索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的寶貴經驗。
圖為團隊成員路途照
踏入望仙坡社區,團隊成員便被社區內濃厚的民族和諧氛圍所感染。社區里設置了充滿民族特色的景觀小品,以石榴元素為主題的造型搭配身著各民族服飾的卡通形象,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美好愿景。社區的活動廣場上,綠樹成蔭,健身設施和兒童游樂設施一應俱全,這里不僅是居民休閑娛樂的場所,更是各民族群眾交流互動的溫馨空間。
圖為團隊成員與社區民族特色的景觀合影
此外,團隊成員還拜訪了望仙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社區在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舉措,包括開展民族政策宣傳、舉辦民族文化交流活動、解決少數民族居民實際困難等。社區通過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治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族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共同營造出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社區環境。團隊還來到居民心聲墻前,墻上貼著居民們手寫的詩歌、祝福和建議,其中不乏表達民族團結情誼的內容,字里行間流露出社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各民族和諧共處的珍視。
圖為社區居民新生墻
團隊成員深入社區的大街小巷,對商戶和居民進行訪談。在一家溫馨的小吃店內,團隊成員與店主——一位熱情的壯族阿姨親切交流。阿姨分享道,社區經常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像民族美食節、民俗表演等,讓大家在品嘗美食、欣賞表演的同時,增進了對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喜愛。
圖為團隊與社區小吃店的老板進行訪談
此次對望仙坡社區的調研,“民族互嵌筑夢”團隊進一步收集到豐富的一手資料,感受到社區在推動民族融合過程中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效。后續,團隊將對中華中路社區、望仙坡社區等多個社區的調研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為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助力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于望仙坡社區居民委員會合影
圖/唐綺晨 李欣鴻
文/李欣鴻 藍鈺嬌 唐綺晨 楊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