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星期五晴
早上九點半的濟南已經燥熱起來了。今天是我們學科實踐活動的第一天,我和同學們走進東方電子集團進行參觀交流學習。進入山東大學核科學與能源動力學院已經兩年了,兩年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今天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能親身體會自己學到的知識是怎么在生產實踐中運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站在曾經的山東最高樓——綠地中心——樓下。
踏入公司大門,工作人員熱情地迎接我們,隨后帶領我們來到展廳。工作人員帶著我們從企業展廳開始參觀,一部濃縮著國家節能低碳發展歷程的企業發展宣傳片,瞬間將東方電子的故事娓娓道來。當屏幕上閃過“數智”“低碳”“空氣儲能”“光伏發電”這些關鍵詞時,課本里的抽象概念突然鮮活起來,真實地走到我的面前。原來那些理論知識,早已化作企業開拓創新的底氣,變成全國各地生產線與科研成果的模樣,實實在在地展現在眼前。

隨后的會議室座談,更像是一場知識與實踐的對話。從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到峰谷電價如何用經濟杠桿調節用電,再到儲能技術怎樣破解能源波動的難題……這些平日里在專業課程的課堂上、書本里反復琢磨的知識點,經由企業人員的分享,變得生動且易于理解。他們用行業視角解讀專業內容,讓我意識到課本外的世界,正以遠超想象的速度發生著變革。其中,一位工作人員的話令我觸動頗深:“能源行業是發展的支柱。孩子們,過去是我們的,未來是你們的。”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深深點頭。
站在綠地中心的樓上,望著樓下高架橋的車水馬龍與大明湖的莊嚴寧靜,我深深地感覺到了濟南城古樸中透露著的新意。兩年前濟南擁抱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我們,不久之后,我們又將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為濟南這座城做出更多的貢獻。今天的這次實地考察對于我的大學生活是一次承前啟后。前二分之一的時間,我在書本上深耕,吸取更多專業知識;后半程的旅程,我更多地要走入行業,走進企業,了解能源領域的新的探索和實踐。我深知,作為一名能動的學生,自己肩負著推動能源創新、建設綠色未來的重任。我將以此次參觀為契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為能源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