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非常6+1”三下鄉實踐團隊抵達吉林市文廟街道泓銘康養中心。團隊六名成員圍繞“提升老年人生活能力、防范風險、促進健康”三方面需求,開展了針對性服務活動。真正做到了文化、科技、衛生的“三下鄉”。
科技下鄉:普法析案防詐騙 反詐軟件筑心防
針對提升老年人防范風險能力,團隊開展了一場干貨滿滿的防范詐騙知識普及活動。團隊成員帶來了自行設計的圖文并茂宣傳海報,內容精準聚焦冒充公檢法、保健品陷阱等老年人群體高發騙局,清晰呈現各類騙局的識別要點與應對方法。主講成員結合精心篩選的本地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重點講解核心防范準則。活動還專門設置現場咨詢環節,法學系同學耐心解答大家的疑問。活動現場互動積極,多位老人表示,通過真實案例的剖析,對各類詐騙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成員們為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們注冊國家反詐軟件,為“守護養老金”做出了網絡上的防御。吉林市泓銘康養中心院長表示,此類緊貼現實案例、強調核心行為的普法宣教形式,對增強老人們日常風險防范意識具有實際指導價值,能有效幫助他們構筑起防范詐騙的“心防”。
圖為康養中心的老人在看實踐團的宣傳海報。張文馨 供圖
文化下鄉:巧手傳藝折紙趣 笑語相伴寄溫情
剪紙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為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隊成員在剪紙的基礎上降低風險,開展了一場折紙活動。康養中心活動室內,一場以折紙為主題的手工活動在輕松氛圍中進行。“非常6+1”團隊成員指導老人們學習制作收納盒等簡易折紙造型。通過一對一的示范與輔助,重點鼓勵老人親手操作。該項活動旨在通過折疊、翻轉等手部動作訓練,幫助老人們保持肢體靈活性及提升專注能力。活動中,老人們熱情高漲,從生疏摸索到熟練折疊,不少人還主動與身邊同伴分享技巧,現場互動頻繁而溫馨。經過近一小時的創作,老人們完成了屬于自己的折紙作品,一只只精致的紙盒、一張張溫馨的笑臉,成為活動中最亮眼的風景。
此次活動不僅有效鍛煉了老人們的肢體靈活性與手部協調性,更在專注創作與互動交流中,幫助老人們提升了專注力,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許多老人表示,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不僅學會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陪伴的溫暖。
圖為折紙成品展示。寧佳 供圖
衛生下鄉:律動強身拍手操 坐立皆宜煥活力
康養中心活動室內暖意涌動,“康樂拍手操”教學活動在此溫馨開展。這套由“非常六+1”團隊預先精心選編的動作,節奏舒緩且簡單易學。考慮到部分老人行動不便或需坐姿參與,團隊還貼心準備了可全程在座椅上完成的動作變式,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舒適投入。隨著整齊的口令與清脆的拍擊聲響起,大家在引導下跟著節律活動身體,輕松愉悅的集體健身氛圍愈發濃厚。活動吸引老年人積極參與,不少長輩表示,這套拍手操力度適中,做完后渾身舒展,肩頸也輕松了不少,而且坐立皆宜的設計特別貼心。此次活動不僅讓長輩們在輕松互動中舒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更在集體參與中感受到了運動的樂趣,有效煥活了身心活力。
圖為健康操教學實踐。韓意 供圖
通過此次活動,團隊為老人們帶來了切實的信息支持、動手體驗和互動活動的參與機會。團隊成員深刻理解了適老化活動的核心——不僅要兼顧安全性與實用性,更要融入人文關懷,對“老有所樂、老有所健”的服務理念有了更具體的踐行認知,成員自身也在服務中深化了對社會責任的理解。
圖為團隊實踐合照。趙婉茹 供圖
(通訊員 楊豐睿 劉馨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