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物安全關乎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有關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市場引發關注。為了解入侵物種對農業帶來的影響,揚州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農業有害生物調查實踐團在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中,聚焦草地貪夜蛾,了解其習性與分布,調研其危害與治理方法。
▲ 圖為揚州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農業有害生物調查實踐團 周曉天攝
7月1日至7月3日,團隊成員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前期理論知識學習,并于7月3日至8日之間進行多場調查成果研討會。會上,團隊成員依據前期理論知識學習,共同分享了草地貪夜蛾的特征、入侵途徑、習性、分布、當前的治理成果和治理難點與期望。
▲ 圖為團隊成員進行調查成果研討 周曉天攝
7月15日,團隊成員圍繞草地貪夜蛾的危害與治理提出了“生物防治在草地貪夜蛾治理中的利與弊”等五個辯題并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團隊成員進一步深化了對草地貪夜蛾危害和治理的認識。在思想的碰撞中,團隊成員提出了不少新穎、具有創造性的觀點,為后續實地實踐提供了理論參考。
8月25日,團隊成員前往揚州綠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在劉琴老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工廠中發酵、干燥,制粉,包裝等多條生產線,感受生物農藥市場化的過程。劉琴老師在參觀過程中為團隊成員介紹了如蘇云金桿菌、蘇云·稻縱顆、茶核·蘇云菌等生物農藥在草地貪夜蛾治理中的應用。團隊成員還參觀了國家農業微生物揚州觀測實驗站,了解各種儀器以及操作工序。參觀后,張老師還與團隊成員進行親切交談,介紹了當下生物農藥在農業病害中的應用、當下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實驗室 彭優攝 ▲ 圖為劉琴老師與團隊成員交談 周曉天攝
在本次調研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實現了從理論認知到實踐認知的跨越式提升,系統構建了對草地貪夜蛾這一重大農業害蟲的立體化認知體系。在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感受到生物農藥發展的必要性以及困難,了解到入侵物種治理是一項迫切需要解決、持久且艱巨的任務。經過此次實踐淬煉,團隊成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成員希望通過所學知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織牢織密防護網,切實筑牢生態屏障。
▲ 圖為農業有害生物調查實踐團成員合照 周曉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