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團隊先后走進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清代古戲臺、繡球風情街及瓦氏點將臺,通過與非遺傳承人交流、記錄民俗場景、收集游客反饋,深入挖掘壯族民俗價值:在博物館,向黃老師學習繡球制作工藝,了解繡球從定情信物到文化使者的變遷,感受非遺魅力;在古戲臺,從“將士浮雕”探尋邊地歷史,發現其紋樣與繡球紋樣的關"/>
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踏訪舊州古鎮,讓民俗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煥新

    2025-08-30    閱讀:
    來源:梁芯瑞
  為踐行黨的二十大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重要部署,2025年7月14日至16日,廣西師范大學“古韻新探”實踐團奔赴廣西百色市靖西舊州古鎮,以“解碼民俗基因、賦能文旅共融”為目標,開展為期三天的實地調研。團隊穿梭于古鎮的博物館、古戲臺、風情街與歷史遺址間,通過對話非遺傳承人、記錄民俗場景、收集游客反饋,挖掘壯族民俗的當代價值,為邊疆文旅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一、非遺傳承人指尖“傳藝”,解鎖繡球里的文化密碼 
  實踐團隊首先走進靖西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在非遺體驗區與工作人員黃老師深入交流學習。“制作一個繡球,要先經過漿布固形、手繪紋樣,再運用平針、盤金、打籽等8種針法刺繡,最后填充棉絮、縫合成型。”黃老師不僅細致講解繡球制作工藝,還向團隊分享了繡球的文化變遷:“過去,繡球是壯族青年的定情信物;如今,繡上‘吉祥如意’‘民族團結’等字樣的繡球,成了傳遞美好祝福的文化使者。” 她展示的3件老繡球尤為珍貴,紋樣中呈現的農耕勞作、節慶歡歌場景,直觀還原了壯族先民的生活圖景,為團隊挖掘繡球背后的文化內涵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實踐團成員一邊認真記錄工藝細節,一邊動手嘗試基礎刺繡,在一針一線的操作中,切實感受非遺技藝蘊含的溫度與匠心。此外,博物館內陳列的壯錦展品、木偶戲道具,也讓團隊對舊州民俗文化的豐富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圖1 實踐團隊成員黃柯嵐在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與工作人員黃老師學習刺繡
二、古戲臺浮雕“訴史”,追溯民俗中的邊地情懷
  離開博物館后,實踐團前往清代留存至今的古戲臺。這座青磚木構的戲臺雖已不復往日的熱鬧景象,但臺側墻壁上的“將士浮雕”依舊清晰可辨——畫面中,壯族先民身披鎧甲、手持兵器,生動展現出協同守衛邊疆的場景,無聲訴說著舊州古鎮厚重的歷史記憶。 “以前每逢節慶,這里滿是山歌對唱、木偶戲表演的熱鬧場景。”當地居民的講述,讓實踐團成員得以想象昔日古鎮民俗活動的盛景。在仔細觀察浮雕時,團隊有了其他發現:將士鎧甲上的紋樣,與繡球上的銅鼓紋、祥云紋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一發現讓團隊成員備受啟發,當即展開討論,提出在戲臺周邊設置“山歌故事牌”的建議,計劃將浮雕承載的歷史與山歌文化相結合,讓游客在參觀古戲臺時,能更直觀地讀懂民俗背后蘊含的邊地精神。
 三、街頭繡球攤“映活力”,見證文旅融合的民生溫度 
  漫步舊州古鎮繡球風情街,沿街商鋪掛滿了色彩艷麗的繡球,其中72歲的韋奶奶經營的攤位格外引人注目。韋奶奶指著攤位上的繡球向實踐團介紹,從20元的迷你掛飾到120元的裝飾繡球,款式豐富多樣,其中與乙游聯名的繡球最受游客青睞,“一天能賣二三十個,年輕人就喜歡這種新鮮有創意的樣式。” 與此同時,實踐團在風情街開展問卷調研,回收的150余份有效反饋顯示,80%的游客購買繡球是為了留作紀念或贈送親友,還有不少游客提出希望增設“繡球制作體驗課”。韋奶奶的攤位,正是舊州古鎮“民俗傳承”與“文旅消費”雙向賦能的生動縮影:手工繡球既守住了文化本真,讓傳統技藝得以延續,又為當地居民帶來了穩定收入,生動詮釋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的深刻內涵。

圖3 實踐團隊成員觀察繡球風情街街邊售賣的繡球
 
四、瓦氏點將臺“鑄魂”,凝聚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調研最后一站,實踐團隊來到瓦氏點將臺。據史料記載,明代瓦氏夫人曾率領壯族“狼兵”奔赴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她身上體現的愛國精神,至今仍是舊州文化的重要內核。站在莊嚴肅穆的點將臺前,團隊圍繞“歷史人物與民俗IP打造”展開熱烈討論,提出將瓦氏夫人的抗倭的故事融入繡球文化講解、山歌創作的思路,力求讓游客在體驗民俗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傳統技藝之美,又能汲取愛國精神力量,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這次實踐讓我們真正走進邊疆文化深處,觸摸到了民俗的溫度與歷史的厚度。”實踐團隊成員黃柯嵐說到。接下來,“古韻新探”實踐團將結合此次調研成果,積極推進“繡球體驗課程”“歷史文化講解牌”等建議落地實施,助力舊州古鎮實現“傳統技藝活態傳承”與“旅游經濟提質增效”的雙贏目標。未來,團隊還將持續以青春之力解碼民俗密碼,在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融的道路上,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圖4 “古韻新探”實踐團隊在舊州古鎮合影

 
社會實踐推薦
  • 汲古潤今,讓千年文脈涌動時代潮聲
  • 在炎炎夏日的七月,南京師范大學的一群大學生志愿者懷揣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走進了泰州科技館。他們組成“紅心研磨”實踐團隊,旨
  • 08-30
  • 推陳出新,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華彩
  • 在這個似火驕陽的七月,南京師范大學“紅心研磨”實踐團隊的一群大學生志愿者懷著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來到了泰州科技館。他們帶來了豐
  • 08-30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 掃碼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會實踐熱點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熟妇色熟妇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牛牛色婷婷在线视频播放|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学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这里是九九伊人|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手机在线视频你懂的|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人体大胆做受免费视频| bl文库双性灌尿| 热99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99热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本人强jizz多人| 日韩美女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女主播一区|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日本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23|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熟妇人妻xxxxx人hd|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欧美老妇bbbwwbbww|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