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8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青葵逐日”實踐隊赴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大趙樓小學,開展為期兩周的暑期支教夏令營。15名大學生發揮專業特長,為鄉村孩子帶來知識與溫暖相伴的學習體驗。
圖為青葵逐日實踐隊全體成員與大趙樓小學校長趙凱的合影 黃俊超供圖 以心啟程,共赴成長 7月28日,開營儀式在教學樓前舉行。隊員們有趣的介紹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大趙樓小學校長趙凱贊賞道:“課程兼具趣味與教育意義,將給孩子帶來別樣的暑假。”燦爛的笑容,定格夏令營的溫暖開端。
教室里,隊員們在黑板上寫下名字。孩子們仰起臉龐,清澈的眼眸里寫滿了好奇與期待。通過“個性名牌”“擊鼓傳花”等游戲,孩子們很快敞開心扉,與“大朋友們”建立起真摯友誼。
圖為隊員們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稱呼黃俊超攝
專業賦能,啟迪童心 支教團隊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精心設計四大課程體系,引導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知科學魅力。
“水生態”課程從身邊的水源講起。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動科2302徐申組織的“水質小偵探”實驗中,孩子們親手操作pH試紙、透明度盤等工具,認真記錄不同水樣的檢測結果,科學探究的種子在心中悄然萌發。水產學院水產2305段夢涵指導的“生態微景觀”制作——輕石、水苔、網紋草在靈巧的小手中變成一個個瓶中濕地,生態循環的奧秘在方寸之間清晰展現。
圖為隊員段夢涵和孩子們一齊制作生態瓶黃俊超攝
“全谷物”課堂則從舌尖走向田間。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安2301向詩佳組織孩子們用彩色黏土捏出玉米生長的不同階段,從播種、出苗到抽穗結實,生命成長的全過程在指尖清晰重現。
圖為男孩在展示玉米的生長歷程 徐申攝
隊員們還利用課余走進學生家庭,調研當地飲食習慣。家訪不僅是為了調研,更是一次心貼心的交流,讓健康的理念從課堂自然地流入生活。
圖為隊員覃廬艷和張若琛正在向趙樓村村民科普全谷物 段夢涵攝
“植物探秘”帶領孩子認識校園植物、制作葉脈書簽;“數字文化”則通過圖形化編程啟蒙、VR設備體驗,打開一扇通往數字世界的窗口。專業與趣味相結合的課程,在孩子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靜待未來生根發芽。
溫情相伴,活力飛揚 清晨七點,校園已回蕩孩子們的歡笑。“他們早早到來,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文法學院法學2301龔詩雨表示。這份雙向奔赴的情誼,在趣味運動會上化為蓬勃活力,將夏令營推向高潮。
圖為隊員陳艷和孩子們在操場一起“跳房子”段夢涵攝
陽光透進教室,孩子們小臉興奮泛紅,眼中閃爍躍躍欲試的光芒。“背靠背夾氣球”比賽中,兩人一組緊挽胳膊,夾住氣球側身沖刺。氣球滑落,便急忙蹲下重夾,顧不上擦汗。
圖為隊員梁宇昕和張若琛組織孩子們進行“背夾氣球”比賽徐申攝
“兩人三足”賽道旁圍滿人。布條綁緊腳踝,“開始!”令下,小選手高喊“一、二”,攙扶協調前行。有的默契沖線,有的跌撞堅持,無人放棄。
圖為隊員段夢涵為“兩人三足”的小選手加油吶喊徐申攝
“你畫我猜”最熱鬧,孩子們用肢體比劃努力表達,猜中時跳起擊掌,笑容感染全場。兩小時活動中,汗水與笑容在孩子們臉頰上交織,成為這個夏天最動人的畫面。
青葵逐日,璞玉成璋 8月8日的結營儀式中,孩子們在隊旗按下彩色手印,象征成長印記。回顧視頻歡笑與感動交織,合唱清澈動人。紙飛機在空中劃出弧線,載著孩子們對廣闊世界的向往,為夏日之旅畫上句號。
圖為全體營員在教室里觀看記錄視頻 黃俊超攝
隊長梁宇昕感慨:“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孩子們眼中的光,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實踐不僅拓寬鄉村兒童視野,也讓大學生在奉獻中錘煉自我,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本次暑期夏令營,十五位大學生志愿者結合專業知識和當地鄉土資源,將知識與關愛融入教學,努力浸潤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透過趣味課堂這扇窗口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種下求知向學的種子。志愿者和孩子們都在這段時光中獲得了成長與改變,也共同期待著在未來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去邂逅未知的星辰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