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以歲月為筆,以初心為墨,在不同領域書寫著堅守與奉獻的動人篇章。8月20-21日,南通理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青鋒實踐隊攜手南通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龍湖佳苑社區工會、國慶村、共青團、關工委,共同開展“五老風采映初心薪火相傳照征程”主題實踐活動。本次活動走近三位“五老”——老干部、老戰士陸涌建,寫作老專家嚴金鳳,老教師李林,聆聽他們用一生踐行使命的故事,感受“五老”精神在新時代的溫度與力量。
戎裝雖卸軍魂在初心不改為民行
陸涌建戎裝雖卸、始終堅守初心不改本色。18歲投身軍營時,,他秉持著“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堅定信念,在新聞通訊領域深耕細作。退伍后轉戰職場,從央企工人到黨政崗位,他始終將群眾之事銘記于心,秉軍人執著留兢業佳名。擔任書法協會黨支部書記時,他創新推出“黨建工作‘永’字八法”,讓黨建與文化相融,打造出全市黨建示范點。2024年“二次退休”后,他回到家鄉基層,化身網格黨支部書記與養老顧問,每日奔走村頭巷尾辦實事、解難題,用“群眾需要,我就該在”的行動,續寫著黨員與老兵的赤誠擔當。
文脈薪傳終不悔匠心守護潤春秋
嚴金鳳自幼受老人傳講的民間故事滋養,早與傳統文化結下深厚淵源,一生傾心守護民間文脈。動蕩歲月中,他不顧風險深入民間搶救瀕危傳說,新中國成立后,他憑多年積淀寫下《花子街》等作品,讓鮮活的民間敘事廣為流傳。年逾古稀的他寄語青年:“以閱讀充實內心,才能讓文化根脈生生不息。”他一生堅守,為民間文化傳承留下溫暖印記。
杏壇耕耘育桃李余熱生輝照少年
李林深耕教壇數十載,退休前立于三尺講臺傳道授業,用知識與關愛點亮一屆屆學子的成長之路;退休后,他初心不改,繼續奔走在關愛學子一線,用陪伴、鼓勵與堅守傳遞溫暖力量,讓教育的光熱持續延伸。面對青年一代,他不忘叮囑:“要早早立下清晰的人生目標,別怕追夢路上的辛苦與挑戰,唯有踏實付出、堅持前行,才能在成長中收獲力量,讓青春在逐夢路上綻放光彩。”
三位的故事,是無數“五老”的縮影。他們以軍魂守初心、以筆墨傳文脈、以師者育新人,用歲月沉淀的智慧與奉獻,為青年點亮前路。這份跨越時代的堅守,恰是“五老”精神最生動的注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讓初心與使命在傳承中生生不息。
未來,青鋒實踐隊將帶著“五老”精神的感召,把這份堅守與奉獻的力量融入實踐,用青春行動傳承初心薪火,讓榜樣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作者:周敏 盛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