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絲綢染色工藝流程,感受絲綢染色美學,7月16日,山東理工大學“織夢山東·絲旅新生”實踐團前往國家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淄博大染坊絲綢集團有限公司,就現代絲綢染色工藝的綠色轉型與智能化發展進行專項調研。

在寬幅印染主車間,實踐團系統考察了企業構建的綠色智能制造體系。該車間采用模塊化生產布局,通過自動化物流系統實現各工序的高效銜接。
染色技術負責人向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企業在綠色染色方面的創新實踐。通過改進傳統工藝參數,實現資源消耗的精準管控。在原材料方面,企業開展植物染料改性研究,提升其應用性能。

在生產過程中,公司注重選用天然、可再生纖維原料,提高原材料中天然纖維、可再生纖維的使用比例,改進染色環節工藝設備以降低物料與能源消耗,減少污染廢棄物的產生;在污水處理環節,采用分級處理技術確保排放指標符合國家標準。車間環境控制系統和廢水處理裝置體現企業在清潔生產方面的持續投入,其技術創新為傳統染色工藝的綠色升級提供重要參考。

作為擁有國家級研發平臺的企業,淄博大染坊建立完善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企業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在新型染色技術、智能裝備研發等領域開展協同創新。實踐團成員詳細了解企業在技術成果轉化方面的經驗做法,特別是如何將實驗室研究成果轉化為工業化生產方案的具體路徑。

本次調研將課堂所學與生產現場深度融合,重點圍繞綠色印染工藝創新、廢水處理技術升級等核心模塊展開。通過一線觀摩與深度訪談,實踐團成員系統梳理了絲綢印染從清潔生產到末端治理的全流程技術路徑,顯著拓展了專業視野,厘清了后續學習與研究方向,并為職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淄博大染坊作為行業骨干企業,其綠色化改造實踐為傳統紡織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益借鑒。本次調研活動不僅加強校企之間的技術交流,也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產業一線的真實案例。山東理工大學魯泰紡織服裝學院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共同探索紡織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