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傳統絲綢產業轉型升級現狀,探索絲綢產業成品創新發展的前沿路徑,7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織夢山東·絲旅新生”實踐團前往淄博市周村區,對淄博大染坊絲綢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傳統絲綢產業的轉型升級現狀,重點關注絲綢成品的創新與開發。

淄博周村的絲綢產業歷史悠久,曾是北方重要的絲綢集散地,其絲綢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精湛的織造技藝享譽全國。工業化浪潮的沖擊使傳統絲綢產業面臨轉型壓力。淄博大染坊絲綢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周村絲綢產業的代表,傳承古老的繅絲技藝,結合技術創新和文化融合,為絲綢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企業產品展廳,實踐團成員系統考察各類絲綢成品。展廳按照使用場景分區展示,涵蓋服飾、家居用品、文化創意產品等多個品類。產品設計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采用多種材質組合,展現出較高的工藝水平和設計創新能力。企業近年來積極調整生產模式,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柔性供應鏈體系,有效提升小批量、多品種訂單的響應能力。

大染坊通過將絲綢文化與齊魯文化、聊齋文化、陶瓷文化深度融合,研發出一系列具有收藏、人文、藝術及觀賞價值的絲綢產品。這些產品在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審美的需求的同時,成為傳遞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從魯錦到國風國潮,從十二月令花神到琺瑯彩系列,這些絲綢文化創意產品在國內市場大放異彩,更在國際市場上掀起“東方美學熱”。

在技術上,大染坊依托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將非遺扎染技藝與數碼印花技術相結合,打造出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審美的絲綢產品。企業廣泛應用現代機器設備,確保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升。數據顯示,大染坊的絲綢面料織造年產能達到 2400 萬米,其中蠶絲與其他纖維交織面料 600 萬米。目前,大染坊已成為國內繭絲綢生產企業中唯一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全國紡織行業工業設計中心研發平臺的企業。

大染坊的絲綢成品在國內外市場表現出色。在國內,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高端絲綢床品和面料,為國內 90%以上的一二線紡和家紡品牌提供支持。在國際市場,大染坊的產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 年,公司完成自營出口創匯 831 萬美元,出口訂單實現大幅增長,國際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此外,大染坊還在廣西南門市上林縣和梧州市蒙山縣建立了繅絲廠和制造廠,填補當地的生產空白,為企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供應。

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對絲綢產業創新發展有了更深入認識。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為絲綢產品注入新活力;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為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實踐團成員表示,未來將結合所學知識與調研成果,繼續關注絲綢產業創新實踐,進一步探索數字化技術在傳統產業中應用,為絲綢產業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