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科教興國”戰略,助力“生態文明”建設,7月17日,生環學院赴蕪湖市"入侵植物調研及幼兒環保宣教"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來到李巷社區,開展以“植物標本的制作及欣賞”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讓社區小朋友們在親手制作標本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獨特魅力,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環保的意識。
團隊齊聚社區,精心籌備迎開課
盡管天氣炎熱,但團隊成員們的熱情絲毫未減。活動當天,大家早早集結完畢,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了讓小朋友們能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中,團隊提前準備了臘葉臺紙、標本夾等制作標本所需的工具,還精心設計了授課內容和制作步驟,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有所得。

(圖為團隊成員授課時社區兒童的聽課狀態。通訊員邵子游攝)
“標本的世界”:趣味課堂漲知識
活動中,授課教師張榮錦為小朋友們帶來了《植物標本的制作及欣賞》的精彩課程。他向孩子們介紹了植物標本制作的前期準備、制作過程以及植物標本的欣賞,包括臘葉標本、浸制標本和創意植物標本等內容。在老師的強調下,孩子們還學習到了植物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比如要采集健康、完整的植物器官,采集后掛上號牌放進采集箱,同時要注意安全,不能亂吃亂嘗以防中毒。
在講解過程中,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舉手向老師提問,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圖為團隊成員輔導小朋友。通訊員熊雨欣攝)
動手做標本,快樂悟真諦
理論講解結束后,就到了動手實踐環節。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小朋友們開始嘗試制作標本。有的小朋友選擇制作臘葉標本,他們按照步驟把整理好的標本放在吸水紙上展平,再蓋上幾層紙,最后用標本夾夾好縛緊;有的小朋友則對創意植物標本充滿興趣,拿出干花、UV膠和模具,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制作標本的樂趣,還明白了每一件標本都承載著對自然的探索和保護的意義。他們小心翼翼地操作著,生怕損壞了手中的植物,這份認真與珍視體現了他們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圖為團隊成員出發前合影圖片。通訊員邵子游攝)
播撒自然種子,共筑環保未來
一次標本制作活動,是一次與自然的親密邂逅,更是一次環保意識的生動培育。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們不僅學到了植物標本的相關知識,掌握了簡單的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心中悄然種下了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種子。
未來,團隊還將繼續開展此類實踐活動,讓更多的孩子走進自然、了解自然,引導他們成為生態文明的守護者,共同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