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炮龍,彩賓州
近年來,賓陽縣委、縣政府實施“炮龍文化”精品戰略,著力打造“百龍舞賓州”特色品牌,在傳統炮龍節“游彩架”、“燈酒會”、“舞炮龍”的基礎上,增加了大型炮龍之夜晚會、炮龍表演比賽、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民俗文藝大展演、龍娃龍女形象大使選拔等內容,使整個炮龍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異彩紛呈。整個活動以炮龍文化為主線貫穿始終,形成了不同的活動形式,體現相同的文化內涵,達到了民俗與藝術相交融,形式與主題的有機統一,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民俗文化的發展。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賓陽縣文化館獲得“賓陽炮龍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賓陽炮龍節”項目保護單位賓陽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挖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能夠在促進鄉村產業、人才、組織、生態、文化五大振興中發揮非遺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如何將傳統炮龍文化創新升級,融入現代社會,除了觀看賓陽炮龍表演以外,還可以參與炮龍文化、農耕文化的研學實踐;打造賓陽炮龍系列文化自主品牌,將龍須、龍珠等非遺系列文創產品與網絡銷售相結合、讓文化產品走進直播間,最終走向千家萬戶。
政府和各中小學聯合舉辦,在民間扎龍手藝人的鼎力支持下,賓陽縣在學校內每個學期安排一定次數的賓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學習傳承活動,把非遺傳承人請入校園,為學生講解非遺文化。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學習制作炮龍以及如何舞龍、如何打龍鼓等內容,更加深刻地了解賓陽炮龍這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能學習到炮龍冒險、堅毅、勇敢、團結等精神。
賓陽炮龍涵蓋著神秘、有趣、刺激、喜慶、吉祥等多種內涵,由此可以開發多種多樣的紀念冊、紀念物、喜慶卡片、服飾、手飾制品等,如舞炮龍時戴的竹編帽,小龍珠,開發相關具有收藏價值的精品。同時可以銷售印制著炮龍圖案的口罩、炮龍帽子、炮龍衣服、炮龍鞭炮等商品。其次也要注重銷售方式的多樣化,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開設線上商店,緊跟炮龍文化的傳播的浪潮,大力銷售炮龍文化創意產品。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