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接力講紅色故事——歷史師范生團隊母校傳薪火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 通訊員王夢涵
下午2時30分,奔牛高級中學高三(2)班教室內(nèi),學生們剛剛結(jié)束一場模擬考試,略顯疲憊的臉上帶著一絲期待。吳瑋拿著講稿走進教室,熟悉的環(huán)境讓他倍感親切。“各位學弟學妹,今天我不是來給大家講考點的,而是想和大家分享三個來自我們常州的青年故事,他們的青春,曾為理想燃燒。”簡單的開場白,瞬間拉近了與學生們的距離。
吳瑋首先從瞿秋白的故事講起,他著重講述了瞿秋白在翻譯《國際歌》時的嚴謹態(tài)度。“‘英特納雄耐爾’這個詞,瞿秋白先生反復(fù)琢磨,既要符合原文含義,又要讓中國民眾能夠理解和接受。這種對細節(jié)的追求,正是他對革命事業(yè)負責的體現(xiàn)。”吳瑋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告訴學生們,無論是學習還是未來的工作,都需要這種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
在講述張?zhí)椎氖论E時,吳瑋特意提到了張?zhí)着c奔牛高級中學的淵源。“張?zhí)紫壬诔V莸膶W校就讀,他的青少年時光與我們?nèi)缃竦男@生活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他卻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早早立下了救國救民的志向。”這番話讓學生們深感共鳴,原本有些沉悶的教室,逐漸變得活躍起來,有學生主動提問,想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張?zhí)椎墓适隆?br /> 談及惲代英時,吳瑋重點分享了他在革命困難時期的堅持。“惲代英先生在獄中遭受了殘酷的折磨,但他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仰,最終為革命事業(yè)獻出了生命。”吳瑋告訴學生們,高考就像一場“戰(zhàn)役”,會遇到各種困難,但只要像惲代英先生那樣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戰(zhàn)勝挑戰(zhàn)。
宣講過程中,吳瑋還展示了團隊收集到的“常州三杰”的珍貴歷史照片,包括瞿秋白的手稿、張?zhí)椎臅诺取_@些實物資料的展示,讓學生們仿佛穿越時空,近距離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原來他們也曾是和我們一樣的青年,卻做出了如此偉大的選擇。”一位學生感慨道。
宣講結(jié)束后,吳瑋與學生們進行了互動交流,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不少學生表示,這堂紅色宣講課讓他們在緊張的備考中獲得了精神動力,也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返校宣講是團隊“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的第一站,接下來他們還將走進更多中小學,用青年的視角講述紅色故事。而對于吳瑋來說,這次經(jīng)歷讓他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名歷史教師的決心,“我希望未來能站在講臺上,把更多紅色故事講給學生聽,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