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師范生團隊返校講“三杰”——紅色課堂點亮青春理想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 通訊員王夢涵
上午8時30分,奔牛高級中學高一(7)班教室內,學生們早已端正坐好,期待著這堂特殊的歷史課。吳瑋拿著精心準備的講稿和史料卡片,微笑著走上講臺。“同學們,你們知道‘常州三杰’是誰嗎?他們的故事,就藏在我們身邊的歷史里。”開篇的提問,瞬間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舉手回答,課堂氛圍十分熱烈。
吳瑋首先詳細介紹了瞿秋白的生平事跡,從他的文學成就講到他的革命歷程。在講述瞿秋白翻譯《國際歌》時,她特意放慢語速,強調“英特納雄耐爾”這個譯詞背后的深意。“這個詞不僅是一個翻譯,更是瞿秋白先生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的體現。他希望通過這首歌,喚醒更多人投身革命事業。”臺下學生們聽得格外認真,有的還拿出筆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
接著,吳瑋講述了張太雷的故事。她結合張太雷領導廣州起義的歷史背景,生動還原了起義過程中的緊張場景。“張太雷先生在起義中身先士卒,不幸中彈犧牲,他用生命詮釋了‘為理想獻身’的含義。”為了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這段歷史,吳瑋還播放了一段關于廣州起義的紀錄片片段,短短幾分鐘的視頻,讓學生們深受觸動。
在介紹惲代英時,吳瑋重點分享了他的教育理念和革命精神。“惲代英先生曾說,‘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他不僅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吳瑋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鼓勵學生們以惲代英先生為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宣講接近尾聲時,吳瑋組織學生們進行“紅色精神接力”活動,讓大家寫下自己對“常州三杰”精神的理解和未來的志向。學生們紛紛拿起筆,認真地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心聲。“我要學習瞿秋白先生的嚴謹態度,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貢獻。”“我要像張太雷先生一樣,勇敢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
下課鈴響時,學生們依依不舍地結束了這堂紅色歷史課。不少學生圍到吳瑋身邊,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常州三杰”的故事。吳瑋耐心地為他們解答,并將團隊制作的紅色故事小冊子分發給大家。
此次返校宣講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他們將繼續創新宣講形式,讓紅色文化以更生動、更貼近學生的方式得到傳播。而對于吳瑋來說,這次宣講不僅是一次專業實踐,更是一次精神的傳承,“能把‘常州三杰’的故事講給學弟學妹們聽,讓紅色精神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我感到無比榮幸。”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