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4 日,“紅心研墨” 團隊在東岸社區正式啟動 “扎染的前世今生” 主題活動。該活動主要面向社區兒童,旨在通過趣味課程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志愿者們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和兒童的興趣特點,設計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扎染相關活動。
聽!千年故事在說話在 “扎染的前世今生” 環節開展前,志愿者團隊進行了充分的策劃與準備,編寫了適合兒童理解的學習資料。他們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扎染的發展歷程 —— 從秦漢時期的 “纈染” 技藝開始,一直到如今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當講到云南白族婦女用板藍根染布的傳統習俗時,孩子們眼中充滿了好奇與向往,志愿者們深切感受到文化傳承的種子正在孩子們心中悄悄發芽。
親手復活傳統,實踐操作中的文化之旅 在帶領孩子們了解扎染的歷史與發展后,志愿者們隨即組織他們進行扎染創作。創作前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扎染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并提前制作了圖文并茂的 PPT,演示扎結、浸染、拆線等關鍵流程。待白布、顏料、皮筋等材料分發完畢,孩子們迅速投入到創作中。
童心創意綻放,書寫傳承新篇 志愿者們發現,孩子們的創作充滿了多樣性。有的孩子按照教程扎出整齊的花紋,有的則大膽創新,將布料擰成麻花狀或系出不規則的結。志愿者們在現場巡回指導,及時解答 “顏料會不會混色”“要泡多久顏色才夠深” 等問題。看著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布料浸入染缸,拆開皮筋時發出驚喜的歡呼,整個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凝思傳統,聚力傳承 此次實踐讓團隊深刻體會到,非遺傳承并非遙不可及的宏大課題,而是能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動體驗。作為青年一代,我們不僅要了解非遺文化,更要成為文化傳播的橋梁,用孩子們樂于接受的方式,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活力。真正的教育往往體現在動手實踐中,而文化的傳承,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親身體驗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