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月份,廣西師范大學童行職夢團隊在廣西岑溪市、桂林市漓江社區及玉林市城西街道福利院等地,組織開展了以“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為主題的系列宣講活動。團隊創新采用“線下定點宣講+線上靈活授課”雙軌模式,通過現場互動與騰訊會議線上平臺互補,系統普及生態知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有效提升了公眾環保意識,活動總參與人數逾百人次,線上線下反響熱烈。
8月1日,系列活動首站于岑溪市啟動。團隊以“綠動岑溪,青力同行”為主題,結合岑溪市生態修復工程中的實際案例,介紹了水體治理、護河行動等實踐經驗。宣講內容不僅涵蓋環保政策解讀,還擴展至常見環境污染類型(如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及其對生態與健康的危害,增強了居民對環保問題的全面認知。針對未能到場的居民,團隊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同步開展線上宣講,有效擴大了活動覆蓋面。
圖為團隊安排線上會議授課
隨后,團隊轉至桂林市漓江社區,連續開展“漓江清清,我來守護”和“低碳生活,綠色未來”兩場主題宣講。團隊從漓江生態保護現狀出發,系統闡述低碳生活的實踐路徑,包括節能家電使用、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方面,并引入“碳中和”“可持續發展”等環保名詞,幫助居民更好地理解環保概念。此外,團隊特別設計了“七天環保小任務”計劃,鼓勵居民從“光盤行動”“步行買菜”等日常行為切入,切實參與環保實踐。線上環節設置了靈活時段的答疑與內容復講,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參與深度與積極性。
圖為童行職夢團隊在社區進行宣講。
圖為童行職夢團隊進行線低碳生活線上宣講。
接下來,團隊在玉林市城西街道福利院面向兒童舉辦環保專場活動。通過趣味講解、圖文展示和互動游戲,團隊成員系統介紹了綠色低碳基本知識,激發了孩子們對環保的興趣。同日,團隊通過騰訊會議開展了垃圾分類專題線上宣講,系統講解分類意義、標準及操作要點,并分享了電子版分類指南,方便居民長期參考。
圖為童行職夢團隊為福利院孩子們授課。周妍雙供圖
最后,團隊以“垃圾去哪兒了”為主題開展收官宣講。現場通過道具模型演示分類流程,并設計互動問答環節,強化居民分類意識。許多參與者會后自發帶走宣傳材料,并表示將在家庭和社區中積極實踐所學內容。
整體系列活動緊密依托廣西本土生態實例,將宏觀政策與居民日常生活相結合,注重實用性與可操作性。通過雙線推進的模式,有效擴大了受眾范圍,增強了參與靈活性,推動了居民由“知”到“行”的轉變。童行職夢團隊以系統扎實的內容設計和創新傳播形式,為多地環保理念普及注入了新活力,發揮了良好的社會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