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索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陳家溝研武學習隊”暑期社會實踐隊于8月6日至9日赴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開展實踐調研。團隊先后走訪了太極拳祖祠、太極拳博物館、陳家溝國際太極院、陳家溝村委會等地,通過采訪、實地考察等方式,挖掘太極拳文化與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為鄉村旅游開發與產業升級提供建議。
尋根太極,感悟傳承 初到陳家溝,實踐團參觀了陳家溝太極拳祖祠及太極拳博物館。在太極拳祖祠,通過珍貴的族譜、兵器和歷史文物,成員們觸摸到了陳氏太極拳綿延數百年的傳承脈絡。太極拳博物館則用現代化的展陳方式,系統梳理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體系和發展歷程。團隊在參觀過程中直觀感受到了陳家溝作為陳氏太極拳發源地的深厚文化底蘊。
在楊露禪學拳處,這座保存完好的清代院落見證了太極拳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正是陳長興打破“傳內不傳外”的門規,破例收楊露禪為徒,才讓太極拳得以走出陳家溝,為這項非遺的廣泛傳播和各流派發展奠定基礎。這段歷史讓成員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既需要堅守精髓,更需要開放包容;保護非遺既要守住根基,也要勇于創新,才能讓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圖為“陳家溝研武學習隊游覽太極拳祖祠合照”
紅色基因,文化交融 8月7日,實踐團來到革命圣地寨卜昌村。這座六百年古村既承載太極文化,又銘刻紅色記憶。“抗戰到底”的標語與太極雕飾相映成趣,訴說著革命故事?箲饡r期,陳氏太極拳傳人陳照丕將太極智慧融入游擊戰術,為革命貢獻力量。作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誕生地,這里見證了傳統文化在革命年代的獨特價值。通過參觀,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紅色基因如太極拳般剛柔并濟的永恒魅力,既要像習練太極般沉心靜氣地傳承這份精神,更要以“棚捋擠按”的進取姿態,讓傳統文化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展現新氣象。

▲圖為“陳家溝研武學習隊參觀第九縱隊紀念館合照”
以拳為媒,振興鄉村 8月8日,實踐團在陳家溝書記助理帶領下參觀了陳家溝村村委會,深入了解了當地以太極拳文化為特色的鄉村振興實踐。首先,村辦企業河南太極優選文旅有限公司——由村集體運營、村民共同參與的企業,巧妙地將太極文化與“四大懷藥”資源優勢相結合。其次,通過與書記助理的深入交流,了解到陳家溝以“聯動”為核心理念的發展藍圖:一方面深耕太極拳文化內涵,開發主題民宿和“太極優選”系列產品;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外部合作,與蜜雪冰城等企業聯動,與云臺山等景區協同發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太極圣地”;未來還將推出康養民宿等新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最后,在觀看陳溝村宣傳片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深受啟發。這次實地探訪不僅讓成員對新時代鄉村治理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更深刻體會到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巨大潛力。從課本走向田野,成員們看到了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陳家溝,也看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

▲圖為“陳家溝研武學習隊”前往陳家溝村村委會學習照片
以拳載道,薪火相傳 8月9日,實踐團前往陳家溝國際太極院參觀學習,成員深刻體會到太極拳的現代價值。在跟隨師生練習放松功和基礎招式時,大家親身感受到這項古老武術對身心平衡的獨特調節作用——在快節奏的當代生活中,太極拳正成為一劑治愈現代病的良方。
同時,團隊有幸采訪了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陳炳老師,在對話中成員們見證了傳統武術的當代轉型。這位兼具傳承者與革新者的大師,在堅守“以柔克剛”等核心要義的同時,開創性地推動太極拳的現代化發展,不僅推動太極拳與現代醫學的結合,還主張簡化太極拳、競技太極拳與傳統太極拳應當和諧共存,并且支持科技賦能太極拳發展。此外,他還通過創辦國際太極院構建了一個跨越20余國的文化傳播網絡。實踐隊員受益匪淺,認識到正是這種“守正創新”的實踐智慧,不僅延續了太極拳的生命力,更使其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亮麗名片。

▲圖為“陳家溝研武學習隊”與陳炳老師交流照片
在本次“陳家溝研武學習隊”暑期實踐中,團隊深入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通過新媒體傳播、文旅產業調研和村辦企業幫扶,探索傳統文化賦能鄉村發展的創新路徑。從拍攝太極拳相關短視頻在社交媒體推廣,到為陳家溝旅游路線提出建議,再到幫助村辦企業設計特色農產品包裝并助其推廣,這些實踐成果為太極拳文化的傳承與鄉村振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案例參考。
未來,團隊將持續跟進陳家溝的發展需求,深化新媒體傳播策略,進一步挖掘太極拳文化IP價值,助力鄉村旅游品牌升級和特色產業振興。同時,希望以此次實踐為起點,推動校地合作長效機制建設,在文化傳承、人才培養、產業創新等領域探索更多可持續的幫扶模式,讓太極文化真正成為帶動鄉村發展的新引擎。(通訊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鄧麗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