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抗日歷史、緬懷革命先烈,近日,尋跡實踐團走進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民族抗日英雄郭蘭紀念館,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調研之旅。
郭蘭,1904年2月20日生于河南省新鄭縣八千鄉樓劉村,自幼聰慧好學、胸懷大志,是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民族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隱秘戰線地下工作者。他少年就掌握了天文歷法、易學八卦等軍事布陣法則,還拜師習武,苦學數載,從而練就了一身硬功夫,成為當地赫赫有名、文武兼備的志士。
郭蘭同志曾潛伏上海數年為國共聯合抗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延安軍政抗日大學優秀學員,受到延安邊區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他是習仲勛首長得力的學生、戰士。一九四三年冬,郭蘭同志受習仲勛首長秘密派往河南堅持抗日,一九四四年被漢奸出賣,同年五月十三日,被日本侵略者密謀在河南新鄭殘忍殺害,終年四十歲。
踏入紀念館,團隊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認真觀看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介紹。館內陳列著郭蘭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如那盞曾在黑暗中為他照亮的煤油燈,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往昔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還有那把木制手柄已泛出深褐色的匕首靜靜陳列在展柜中,刀刃雖因歲月侵蝕留下痕跡,但據館內介紹,這正是郭蘭同志生前所用,曾見證他斬殺侵華日軍的英勇時刻,刀柄上細微的磨損,仿佛還能讓人聯想到當年他緊握刀具、抗擊外敵的堅定姿態。
在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小吳感慨道:“以前只是在書本上了解抗日歷史,今天親身來到抗日英雄郭蘭紀念館,看到這些珍貴的史料和實物,才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犧牲。郭蘭同志面對敵人的酷刑和威逼,始終堅守信仰,這種精神太令人敬佩了。”走在回去的路上,成員小劉也表示:“這次參觀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像郭蘭同志這樣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傳承和弘揚他們的精神,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們全面了解了郭蘭同志的英雄事跡,更讓紅色基因扎根在團隊成員的心中。大家紛紛表示,未來將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郭蘭同志的革命精神,讓英雄的故事代代相傳,讓“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信念傳遞下去,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