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歷史回響中汲取奮進力量
踏入膠東革命紀念館,仿佛穿越時空長廊,那些銹跡斑斑的武器、泛黃的家書、定格歷史瞬間的黑白照片,瞬間將我們拉回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作為參與此次實踐活動的一員,我在沉浸式參觀與深度感悟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
館內“紅色膠東”主題展區,以時間為軸串聯起膠東革命的壯闊歷程。從雷神廟戰斗中打響膠東抗日第一槍,到馬石山十勇士為掩護群眾壯烈犧牲;從膠東子弟兵踴躍參軍、母親送兒上戰場的動人場景,到支前大軍用小推車推出勝利的磅礴力量,每一段史實都讓人心潮澎湃。最令我觸動的是展柜里一封題為《別讓孩子忘了他爹是怎么死的》的家書,字里行間滿是革命戰士對家人的牽掛,更藏著“為千千萬萬個家庭謀幸福”的堅定信念。這種以小我換大我的犧牲精神,讓我對“家國情懷”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實踐過程中,我們還參與了“重走膠東抗戰路”模擬體驗活動。在昏暗的地道場景中,摸著粗糙的墻壁前行,耳邊傳來模擬的槍炮聲與群眾的呼喊聲,我真切體會到當年軍民在艱苦環境下堅持斗爭的不易。隨后的“紅色故事分享會”上,講解員講述了“膠東乳娘”的事跡:300多名乳娘用乳汁哺育了1300多名革命后代,自己的孩子卻因照顧傷員、掩護同志不幸夭折。這些平凡人的偉大選擇,讓我明白革命勝利的基石,正是無數百姓的無私奉獻。
此次實踐并非簡單的參觀打卡,而是一次思想的淬煉。走出紀念館,膠東大地的紅色基因已悄然融入心中。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或許無需面對槍林彈雨,但革命先輩身上“不畏難、不服輸、不退縮”的精神,正是我們應對學習工作挑戰的動力。未來,我會以更堅定的信念、更務實的行動,傳承紅色血脈,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