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照亮前路,愛心溫暖童程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 通訊員 秦蔡甜
2025年8月,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走進南京市鼓樓荔枝廣場二期,活動室內,空調送出的絲絲涼意與孩子們銀鈴般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在空氣中輕輕回蕩。這次課程里,有個特別的環節格外引人注目,組織孩子們為解放軍叔叔獻上歌曲。這樣的安排絕非簡單的才藝展示,更像是一場潤物無聲的思想啟迪:它能在孩子們純真的心田里播撒下愛國的種子,幫助他們從小就在心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進而由衷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豪。
一、熱血續軍夢,雅韻啟童蒙
音樂教室的門剛被推開,便見十幾個孩子已整齊落座,安安靜靜地等著。他們的年齡從七八歲到十三四歲不等,卻個個坐姿筆挺,眼神里透著專注。沒有追逐打鬧,也沒有小聲嘀咕,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感悄然彌漫。志愿團隊成員笑著打了招呼,簡單介紹過自己后,問起他們平時愛唱的歌。沒想到,一個系著紅領巾的男孩馬上舉起手:“老師,我們能唱《我和我的祖國》嗎?爸爸在家經常放這首歌。”其他孩子也紛紛點頭,眼里閃爍著期待的光。這一刻,大家忽然意識到,這些孩子的生活里,或許早已縈繞著不同于尋常家庭的旋律。他們的父母曾是軍人,對他們而言,家國情懷從不是課本上的概念,而是生活中真切的回響。
二、戎裝育新苗,弦歌潤童心
鋼琴前奏響起,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挺直了脊背,歌聲洪亮而堅定:“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有的孩子跑了調,有的節奏也不穩,但那份真摯的情感,卻讓整個教室的空氣都變得肅穆又溫暖。團隊成員還留意到,一個扎馬尾辮的小女孩唱到“我最親愛的祖國”時,眼眶微微泛紅;角落里的那個男孩,聲音不大,卻把每個字都咬得格外認真。
成員不僅逐句教唱,還詳細講解了歌曲背后的歷史故事和創作背景,讓孩子們在學唱的過程中深刻理解軍歌所承載的意義。孩子們熱情高漲,用嘹亮的歌聲表達著對軍人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在最后的合唱展示環節,他們整齊劃一的動作和激昂的歌聲贏得了陣陣掌聲。
三、軍旅情長在,童音意正濃
這場活動的價值遠超預期,對參與的雙方都意義非凡。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里掌握了新技能、學到了新知識,原本單調的暑期時光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而對于以師范生為主的大學生志愿者來說,這次經歷更像是一場提前上演的“教學實戰”——它為他們日后真正站在講臺上積累了寶貴經驗,也讓他們在與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相處中,慢慢琢磨出傳授知識與有效溝通的方法。人們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教學方法亦是如此。課本里的理論再詳盡,也比不上親身走進課堂、面對真實學生來得深刻。這次活動恰好給了師范生們這樣一個深入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實際教學中領悟到,很多技巧只有在真實場景里才能真正內化。每個人都在這段經歷中收獲滿滿,得到了看得見的成長。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大學生志愿者懷揣著服務社會的信念,主動扎根基層,用自己的力量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添上一抹亮色。這份投身實踐的熱忱,本身就是對“奉獻”二字最生動的詮釋。
通訊員 秦雨桐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