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光,照見來時路;師魂之炬,點燃新征
2025年8月,山東大學“溯史傳師,百廿鑄魂”實踐團,踏遍魯豫大地,從校史深處尋教育根脈,在街巷之間傳信仰火種,讓教育家精神在血脈里扎根、在行動中生長。
01 書頁載志,少年逐光
團隊成員牛駿達走進當地中小學課堂,搭建起同學們與先輩教育家對話的橋梁。從聞一多與臧克家的師徒情深,到梁實秋與李長之的冬夜晤談等,成員以故事為載體,讓同學們明白:教育家精神,是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新一代青年學子應傳承尊師愛生優良傳統,未來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02 巷陌藏情 眾心向學
團隊成員陳留志在社區搭建教育家精神宣傳驛站,以“煙火氣”校史軼聞為切入點:述老舍俯身答疑的溫厚顯“躬行”,講先輩伏案批注的執著見“堅守”,將“弘道追求、求真崇實”具象為案頭墨跡與爐邊笑語。往來各年齡段學生駐足參與,手持宣傳海報咨詢教育家精神核內涵。這場宣傳不僅于學生心間深植下教育家的崇高精神,更感召著他們以實干行動踐行這份精神,讓教育事業的薪火在代代相傳中,始終保持燎原之勢。
03 家校協同 共悟踐行
在社區活動室舉辦的家校專題宣講會上,團隊成員孫召睿以季羨林先生與恩師王壽彭的師生軼事為切入點,系統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實踐價值。現場氛圍熱烈而有序,家長代表圍繞 “如何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育兒” 這一核心議題展開深度探討。互動環節中,多位家長分享感悟:“此前多認為教育家精神是歷史文獻中的抽象理論概念,經本次宣講后深刻意識到,其本質是陪伴孩子成長的耐心、引導孩子向善的擔當,完全可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指引與行為準則。”
此次實踐之旅,讓每一位團隊成員對教育家精神有了更鮮活的認知。教育家精神 —— 那份矢志育人的初心、扎根一線的堅守、創新施教的智慧、胸懷家國的擔當,不僅是近代教育史上的璀璨瑰寶,更是當代教育發展的精神引擎。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既要以赤誠之心致敬師魂、深悟精神內核,更要以奮進之行傳承薪火,讓這份跨越百年的教育信仰,在新時代的育人實踐中綻放更耀眼的光芒,為建設教育強國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