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號召,7月10日訊,張得衛生院開展了以“實踐筑夢,保衛健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促進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置身于充滿消毒水氣息與鄉音的忙碌現場,面對清晨便已排起長隊的鄉親,我努力壓下初上崗的緊張,清晰詢問癥狀,引導分區候診。指尖劃過登記本,快速記錄下“王大爺,頭暈三日”、“李嬸,關節酸痛”——那些課本上的主訴描述,此刻化作帶著體溫的真實關切。我屏息凝神,緊跟帶教老師的每一次問診。當老師為一位咳嗽不止的老伯聽診,我立刻遞上壓舌板,燈光下,清晰看到他咽喉深處的紅腫——這一刻,病理學的圖譜在眼前驟然鮮活。為張婆婆測血壓時,我蹲下身,仔細撫平她卷起的袖口,確保袖帶松緊適度。她布滿皺紋的手有些微顫,我輕聲解釋:“別擔心,就像輕輕抱一下手臂。”數值顯現,我清晰報出并寫在紙條上遞給她,她連聲道謝的淳樸笑容,讓我心頭溫熱。健康宣教同樣考驗功夫。我講解:“白粥升糖快,糙米飯頂飽又穩當!”看著幾位阿伯恍然大悟地點頭討論,成就感油然而生。遞藥給一位眼神不太好的爺爺時,又湊近他耳邊,放慢語速重復叮囑。工作間隙,我埋頭整理堆積的健康檔案,筆尖沙沙,將散亂的信息歸入秩序,仿佛也在梳理著自己對“醫者”二字的理解。
這份扎根泥土的實踐,讓我褪去書齋中的懸浮感,真切體會到白大褂承載的重量——它不僅是職業的標識,更是托付與責任的象征。當我的所學,能化作撫慰病痛的一縷微光,便更深知未來之路所向:以實踐筑就仁術之基,讓青春在守護生命的最前線,綻放最堅實的光華。
董瑞鴿
注:圖片拍攝者:張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