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麗水,蟬鳴與熱浪交織成七月的交響。6月28日至7月4日,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年輕身影穿梭在白云山、南明山的青山碧水間,以腳步丈量環保的溫度,用雙手書寫綠色的誓言。麗水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隊的隊員們,以"知行合一"的青春擔當,在這片生態熱土上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實踐,讓生態文明的種子在每一次彎腰撿拾、每一次耐心講解中生根發芽。
調研深挖:直面環保行動痛點"環保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這句道出了我們最深的感悟。兩天的環保社會實踐,隊員們遭遇過拒絕,也收獲過真誠的建議。一位受訪太太坦言:"知道垃圾分類重要,但小區垃圾桶標識不清,只好混投。"這些鮮活反饋讓隊員們意識到,環保推廣需兼顧理念普及與設施配套。

創新實踐:讓環保理念"活"起來帶著調研成果,隊員們走進景區開展"沉浸式"環保實踐。在南明山密林中,他們弓身清理腐爛落葉下的濕巾,向游客分發環保宣傳手冊并進行講解。令人驚喜的是,許多游客接過宣傳冊后,立即將空水瓶塞進背包,或帶著孩子加入清理行列。這種即時的行為改變,讓隊員們看到了環保宣傳的無限可能。

未來展望:構建長效宣傳機制"最有效的宣傳是讓人'看見'并'參與'。"隊長小呂總結道。團隊計劃將問卷中的高頻問題制成趣味短視頻或者多種方式,讓理念傳遞更生動、行動指引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