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智繪芯途”團隊:趣味課堂啟智 別樣美麗潤心  
大學生網報訊(通訊員柯暢 馬梁)8月7日上午,武漢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智繪芯途”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柯暢攜手志愿者馬梁,于青雅居社區開展“不一樣的美麗”主題課堂,以多元視角引導學生探尋“美”的真諦,為社區暑期生活增添人文滋養。
課堂初始,實踐團成員馬梁身著志愿馬甲登臺,借童趣課件鋪陳“美”的探索路徑。實踐團以自然生態為切入點,展示山川湖海、四季流轉的影像,學生陳宇軒凝視屏幕,輕聲感慨“晚霞像被點燃的畫卷”,讓自然之美在觀察與表達中具象化。隨后,實踐團引入“心靈之美”維度,講述社區志愿者幫扶鄰里的故事,當談及志愿者為孤寡老人冒雨送物資時,學生們目光中流露觸動,馬梁順勢引導思考“身邊的美”,學生李悅分享“同桌幫我整理錯題,讓我覺得溫暖”,將抽象的道德認知轉化為真實可感的生活片段。
為深化認知,實踐團設置“美之拼圖”互動環節,將自然景觀、好人好事等素材制成卡片,讓學生分組拼貼并闡述“美”的關聯。過程中,不同小組從“生態保護與自然美延續”“互助行為與社區溫度”等角度解讀,碰撞出思維火花。實踐團還延伸至藝術審美,播放傳統剪紙、非遺皮影的視頻,剖析人文藝術中“美”的傳承與創新,拓寬學生對美的認知邊界。
此次課堂是“智繪芯途”社會實踐團深耕社區教育的縮影。實踐團聚焦青少年成長需求,摒棄說教式灌輸,以沉浸式體驗、多維度互動,讓“美”的教育扎根生活。通過挖掘自然、人文、藝術等領域的美育資源,既呼應社區暑期托管對素質教育的訴求,也為高校學子搭建知行合一的實踐平臺,實現校社協同育人的良性互動。
后續,“智繪芯途”實踐團將延續“美育+實踐”模式,圍繞科學探索、文化傳承等主題設計課程,依托高校學科優勢,為社區學生打造更具系統性、啟發性的成長課堂。同時,實踐團計劃聯動社區建立“美育實踐基地”,讓短期課程沉淀為長效育人機制,以青春力量賦能基層教育,書寫校社協同培育時代新的嶄新篇章。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