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黨建引領,促進“三下鄉”社會實踐成果轉化,9月14日,安徽工程大學設計學院黨委書記楊善祥一行12人赴繁昌經開區圍繞轄區內“橫山西街回族村古建筑測繪與數字復原”工作開展交流活動,繁昌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操守林,區文旅局、人社局、自規分局、鄉村振興集團、社會事業局及橫山西街村相關負責人,安徽工程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黨委委員、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韓有民,以及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系師生代表共同參加座談。
楊善祥書記介紹了設計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學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動有組織科研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鼓勵師生走出校園、服務基層。他表示,期望以此次合作為契機,進一步拓展與繁昌區在古村落保護、鄉村規劃、產業策劃和人才共育等多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環境設計系教師黨支部書記、系主任齊宛苑就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開展情況作了詳細匯報。在今年七月,該系師生組成專項實踐團隊,頂酷暑、戰高溫,深入橫山西街回族村開展系統性的古建筑勘測工作。團隊完成了多棟具有歷史價值民居的測繪數據采集及初步數字化建模工作,初步建立起該村古建筑群的數字檔案系統,為后續保護與活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操守林代表繁昌經開區管委會對安徽工程大學師生團隊的辛勤付出和專業精神表示高度贊賞。他強調,師生們不僅以實際行動克服困難,體現出嚴謹務實的學術態度和深厚的鄉土文化情懷,更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為橫山西街村的文化遺產保護留下珍貴記錄,為古村落活化更新、文化振興注入了關鍵的專業力量與創新思路。
本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高校服務地方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安徽工程大學設計學院將學科優勢與鄉村振興需求緊密結合的重要體現。師生團隊通過實地勞動與技術實踐,在保護傳統建筑文化遺產、賦能鄉村發展的過程中,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與專業價值。
與會人員就橫山西街古村落的保護與規劃設計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均期待進一步的加強合作,重點推進古村落數據留存工作,以精準、全面的文化數據為基礎,為當地文化傳承和旅游發展賦能,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座談會結束后,西街村支書鮑飛飛帶領設計學院團隊實地考察了古村落現場,并就下一步的合作細節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展現了高校師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也為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振興提供了專業支持,創造了可觀的社會價值。通過深入橫山西街回族村開展古建筑測繪與數字化復原工作,師生團隊將專業知識與實地需求緊密結合,既提升了實踐教學效果,也為村落注入了科技保護與文化傳承的新動力。活動顯著增強了高校服務地方發展的能力,體現出學校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為與責任擔當,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產學研融合的路徑,為傳統村落可持續保護和特色發展提供了扎實基礎與前瞻方向。此次合作為后續持續深化校地聯動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雙方長遠協作的信任基礎。
文字:齊婉苑,徐超,李想,方潔
圖片:徐超,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