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盛夏,鄉野課堂暖意濃。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青青”赴德州實踐服務團聯合共青團禹城市委,開展“以微光點亮夢想,用課堂閃耀青春”系列特色課程。志愿者們將知識與趣味相融,為當地孩子們打造了土壤探秘、交通安全、職業探索等多元化課堂,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教育注入活力。
土壤探秘:播撒鄉村振興種子
“土壤是農業生產的‘生命線’!”在土壤探秘課上,志愿者焦仙慧以生動的動畫片開篇,向孩子們講解土壤的構成與重要作用。孩子們看完動畫后興致勃勃地提出疑問,老師逐一耐心解答。隨后的繪畫環節中,孩子們用畫筆勾勒出心中的“土壤世界”,五彩斑斕的作品里藏著對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這堂課程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關注土地、探索自然的種子,讓鄉村振興的理念悄然萌芽。
交通安全: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交通安全課上,志愿者樊亞夢通過教育視頻帶領孩子們系統學習交通規則,屏幕上的紅綠燈、斑馬線等標識讓孩子們印象深刻。視頻結束后,一場緊張有趣的交通標識搶答賽隨即展開,孩子們踴躍舉手、積極作答。在“交通標識模仿秀”游戲中,孩子們用身體比劃紅綠燈、停車讓行等動作,在歡聲笑語中將“遵守交規、珍愛生命”的理念內化于心。課程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更培養了文明出行的規則觀念。
職業探索:錨定成長坐標
“長大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志愿者劉鑫糯的問題點燃了職業探索課的熱情。孩子們紛紛分享宇航員、教師、廚師等夢想,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老師將職業分為體力、腦力、服務三類,用生活化的例子幫助理解,并通過趣味提問引導孩子們發現性格與職業的關聯。最受歡迎的“個人簡介”制作環節中,孩子們用彩筆、貼紙精心設計專屬名片,在創作中深化對“勞動最光榮”的認知。課程讓孩子們懂得職業無貴賤,每個夢想都值得珍視。
德州風韻:根植家鄉文化認同
“德州扒雞為什么這么香?黑陶上的花紋有什么故事?”志愿者陳錦華以家鄉特色為切入點,通過古老傳說和生動講解,讓孩子們走進德州的文化世界。在繪畫環節,孩子們筆下的金黃扒雞栩栩如生,黑陶則被賦予了天馬行空的紋樣。這堂課程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家鄉的飲食文化與傳統工藝,更在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增強了對家鄉的歸屬感與熱愛。
電影鑒賞:光影間播撒真善美
電影鑒賞課上,志愿者孔藝康以“最近看過的電影”為話題打開話匣子,孩子們紛紛舉手分享,教室里瞬間熱鬧起來。當提到《哪吒之魔童鬧!窌r,不少孩子齊聲回應,七嘴八舌地講述哪吒的故事,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在“角色模仿秀”環節,孩子們踴躍上臺,有的模仿大圣叉腰瞪眼,有的手舞足蹈假裝“打怪”,臺下笑聲陣陣,臺上的孩子更是勁頭十足。這堂課程讓孩子們在光影藝術中感受美好,激發了創造力與審美能力,讓真善美的種子悄然扎根心底。
植物樹葉拼貼:創意與自然的融合
植物樹葉拼貼課上,志愿者焦仙慧先向孩子們介紹樹葉拼貼畫的藝術形式,展示的落葉蝴蝶等作品讓孩子們驚嘆不已。隨后,孩子們圍坐桌前,在膠水、畫筆與各色樹葉的搭配中盡情發揮創意。助教老師在一旁悉心指導,教室里彌漫著樹葉的清香。孩子們舉著完成的作品互相展示,陽光透過窗戶,將笑臉與樹葉的紋路映照得格外溫暖。這堂課程讓孩子們更親近自然,也激發了他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認同與追求。
此次系列課程以“玩中學、學中悟”的形式,為孩子們打開了探索世界的多扇窗口。下一步,“青青”實踐團將繼續深耕鄉村教育,用更多元的課程點亮孩子們的成長之路,讓青春力量在鄉野間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