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平陰縣支柱型玫瑰產業發展態勢,近日,“玫”好藍圖實踐團奔赴濟南市平陰縣,在平陰縣玫瑰產業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首站行程鎖定平陰縣玫瑰核心種植區,與多位當地農戶展開面對面交流。通過田間實地觀察與深度對話,成員們全面獲取了當地玫瑰的品系特征、生態種植法及精細化的農事操作規范。考察中,實踐團注意到產區已部署數字農場管理平臺,借助智能感應裝置不間斷捕獲土壤水分、光照等核心環境指標,依托數據模型運算支撐開花時段預報與最佳采摘時機的智能化判定。成員們在交流中著重探討了鄉土經驗與前沿農業科技如何有效結合,以及分散經營的種植戶融入廣闊市場的實際困難,這些發現將為未來設計產學研結合的協作框架提供關鍵依據。
第二站,實踐團探訪了平陰縣玫瑰專業研究機構,與該領域的科技工作者進行了深入研討。研究團隊向實踐團成員展示了其在玫瑰品種基因庫維護與拓展方面的實踐成果,以及規范化種植規程開發等方面的突出科研產出。在觀摩高附加值產品加工技術環節時,成員們細致考察了現代工程方法在玫瑰制茶、提純精油等環節的突破性使用,并體驗了原材料篩選的活動。此行讓實踐團成員深切體會到,前沿科技正是驅動玫瑰產業擺脫傳統路徑依賴、邁向高效益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了解到:平陰玫瑰產業在科技創新的強勁驅動下,已成功實現了從初級農產品向高附加值商品的躍升發展,構建起一個覆蓋精深加工、健康食品、化妝品、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的完整產業鏈條。這種以科技賦能為內核、以延伸價值鏈為方向的發展模式,不僅顯著增強了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探索出一條產業提質增效與農民持續增收相互促進的鄉村振興有效路徑。未來,“玫”好藍圖實踐團將持續關注平陰玫瑰產業發展動態,為助力其產業振興貢獻針對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