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綠色化工,廢棄礦油重獲新生
“公司2016年落戶固始,從最初年處理5萬噸廢油的小廠,逐步成長為如今行業內的標桿企業。”企業代表喻璐主任指著展廳內的時間軸介紹。墻上的照片記錄著發展足跡,從首條生產線投產時的簡易廠房,到如今占地300余畝的現代化園區,每一步都清晰可見。
談及核心產品,喻主任拿起一瓶透明液體:“這是我們的主打產品——再生基礎油,廣泛應用于潤滑油生產。而支撐產品品質的,正是ODT技術。”以風機齒輪油循環為例,通過回收風機齒輪舊機油,去除雜質改善清潔度后,加入補強配方,便可以得到復原的風機齒輪油產品,“這項技術讓我們的產品的價格達到全新油的60%,而質量與全新油無異。”
探秘智能中樞,直擊生產車間
總控室內,一面巨大的監控墻,實時顯示著各車間的高清圖像,中間最顯眼的地方寫著已安全生產2866天。控制臺上的數十塊屏幕時刻監控著各項數據。“這里是整個生產系統的‘大腦’,車間里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它的‘眼睛’。”中控室主管鄭濤(化名)操作著控制臺,“哪個設備溫度異常,哪個管道壓力超標,都會第一時間報警。”
離開中控室,一行人直奔生產車間。寬敞明亮的空間里,黃色管道縱橫交錯,大型設備
有序運轉。幾名身著藍色工裝的工人正站在操作臺前,目光專注地盯著面前的儀表盤,并不時記錄著數據,他們是車間生產的直接監控者,確保設備運行狀態穩定。陪同人員介紹:“車間經智能化改造,人力需求大幅降低。”
產業蓬勃發展,就業帶動顯著
在與公司負責人及員工的訪談中,華陽長青在家鄉就業帶動方面的成果令人矚目。公司總投資20億元,占地300余畝的大規模建設,直接創造了超過200個就業崗位,其中超95%的員工都是本地人。從生產線上的技術工人,到研發部門的科研人員,再到管理崗位的專業人才,不同層次的家鄉勞動力都能在這里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
一位在華陽長青工作多年的技術工人表示:“以前在家鄉很難找到專業對口且待遇不錯的工作,華陽長青來了之后,我不僅能在家門口就業,還學到了先進的化工生產技術,收入穩定,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公司注重員工培訓與技能提升,為員工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吸引了眾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也為本地應屆畢業生提供了就業機會,有效緩解了家鄉就業壓力,促進了人才回流,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注入了活力。

華陽長青投資有限公司憑借綠色化工產業的發展,在產品技術創新與帶動家鄉就業方面取得了雙豐收。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拓展產業規模,為家鄉的繁榮發展持續貢獻力量,成為固始縣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