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禁毒號召、筑牢基層防毒拒毒防線,西安航空學院“E路禁毒”實踐隊于7月赴西安、咸陽兩地,開展為期十余天的暑期“三下鄉”禁毒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以“禁毒青力量,法治攻堅行”為使命,從理論研學、一線調研到社區宣傳,用青春行動為“無毒社會”注入活力。
實踐首站為西安市禁毒教育基地。隊員們隨講解員追溯百年禁毒歷史,細觀偽裝成“奶茶粉”的毒品模型,直觀感受新型毒品隱蔽性。VR毒駕體驗中,隊員何濤因“道路扭曲、車輛失控”攥緊“方向盤”,摘下設備時額角沁汗;AI人臉模擬吸毒衰老、全息投影禁毒大數據平臺等數字展項,將科技與警示教育融合,讓“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理念深植心中,為后續實踐夯實思想基礎。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西安市禁毒教育基地體驗VR毒駕體驗系統。張家瑋供圖
為觸摸禁毒工作實貌,實踐隊前往咸陽市渭城區戒毒所與禁毒教育基地。在戒毒所,教導員陳勃帆指著學員書法作品介紹:“有人初入所時撕毀紙張,如今會將寫有‘新生’的字幅仔細收藏。”他結合字跡變化,講述學員從抵觸疏導到主動學技能的轉變,讓隊員們讀懂戒毒工作是“帶著溫度的喚醒”。
在渭城區禁毒教育基地,康泰祥警官展示兩包“奶茶”——一包為普通商品,另一包印著相似圖案卻標注“合成毒品”。真假難辨的包裝與警官講解的毒品危害案例,打破隊員們“毒品離生活遠”的認知。
圖為康泰祥警官介紹常見毒品。何濤供圖
座談時,劉警官拿出案件記錄:“去年抓獲的吸毒人員均為20歲左右年輕人,僅因‘吸了能輕松’的哄騙誤入歧途。”他還演示禁毒“天網”系統:通過監測涉毒人員深夜聚集異常、比對案底,最終精準破案。面對隊員“大學生該怎么做”的提問,劉警官強調:“守住自己,不接觸不良人群、不信虛假誘惑,就是為禁毒堵缺口。”這番話讓隊員們更堅定宣傳決心。
圖為實踐隊與禁毒大隊警官展開深度座談。何濤供圖
實踐隊還赴咸陽市公安局渭城分局城內派出所、中山街道綜治中心調研。在城內派出所,張剛警官展示“戒毒康復”檔案冊:“李哥戒毒后就業難,我們幫他對接社區保潔崗位,如今工資穩定。”他打開管理系統介紹,從建檔到每半月尿樣檢測均有記錄,“社區戒毒穩生活,康復幫扶助重生,政策隨階段調整”。
圖為咸陽市公安局渭城分局城內派出所張剛警官為實踐隊講解基層禁毒體系。何濤供圖
在中山街道綜治中心,“以人為本,科學戒毒”標語下,吳丹主任翻著網格檔案說:“3號網格王姐離異帶娃,我們除記檢測時間,還備注‘每周需心理輔導’,要關注真實需求。”張剛警官打開動態管控系統,地圖紅點代表康復人員老趙,系統對網吧等高危區設預警,話音剛落便彈出“目標距網吧500米,已通知網格員”的提示。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基層禁毒是科技“防護網”與人文關懷的結合。
圖為吳丹主任講解網格體系。何濤供圖
活動尾聲,實踐隊在中山街道開展宣傳。首日為張奶奶講解假奶茶毒品隱患,解答初中生小宇對毒電子煙的疑問;次日提醒居民張叔叔,讓其叮囑初二兒子警惕“跳跳糖”等偽裝毒品。兩天累計發放宣傳資料五百余份,“遠離毒品”的叮囑在社區慢慢蔓延。
圖為隊員為張叔叔講解毒品危害。何濤供圖
從理論研學筑牢思想,到一線調研感知脈動,再到社區宣傳傳遞知識,西安航空學院“E路禁毒”實踐隊的實踐層層深入。隊員們既深化了禁毒認知,又將知識轉化為行動力,以青春踐行禁毒使命,為基層禁毒防線注入蓬勃活力。(通訊員 何濤)
圖為實踐隊在社區宣傳結束后與警官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合照。張家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