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時代,電信詐騙成為威脅老年人財產安全的一大隱患。機械工程學院學生黃汪鈺鎣以個人之力投身反詐行動,利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扎根鄉村為老人普及防詐知識,用耐心與智慧筑起老年群體的“安全防線”,成為當地老人心中的“反詐小衛士”。
2025年7月,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大一學生黃汪鈺鎣獨自奔赴安徽省黟縣偏遠鄉村,開啟為期一個星期的反詐宣傳之旅。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邊,信息閉塞,更容易成為詐騙目標。她每天步行數公里走訪村莊,隨身攜帶防詐手冊和錄音小喇叭,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與老人交流。
黃汪鈺鎣發現,傳統宣講難以吸引老人注意力。她創新形式,將防詐知識融入故事和互動。例如,她根據當地真實案例同老人分享。“陌生鏈接不點,個人信息不填,轉賬匯款要問兒女”的口訣已深入人心,70歲的陳奶奶在參與后,主動將口訣教給鄰居。
手把手幫扶顯溫情: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針對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困難,黃汪鈺鎣開展“一對一數字幫扶”。她逐戶為老人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多位老人完成APP注冊和設置,并承諾長期提供電話指導。
黃汪鈺鎣并未止步于短期宣傳。她與村委會簽訂協議,定期通過微信為老人推送最新騙局案例,并聯合學校志愿者團隊每學期開展一次“反詐返鄉行”。她還推動建立“老人防詐檔案”,記錄每位老人的防詐知識掌握情況,便于后續精準幫扶。
從獨行鄉村到點亮萬家,黃汪鈺鎣用一個人的行動詮釋了青春的責任與擔當。她讓反詐知識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溫暖人心的守護。期待更多青年以她為榜樣,用點滴力量織就全社會的安全網,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