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印記沃野 改革故里新章: 淮北師范大學三下鄉實踐團在小井莊奏響振興強音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鄉愁繪旅 - 鄉土文化傳承團隊”
2025年7月18日,熱浪裹著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一支來自淮北師范大學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腳步堅定地踏入了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山南鎮小井莊這片承載著中國農村改革最初印記的土地。昔日“包產到戶”的號角曾在此率先吹響,如今,青春的身影又在這片熱土上活躍起來。他們帶著蓬勃朝氣與知識力量,以團隊協作之姿,在田壟村舍間展開了為期一周的深度實踐,為這座“改革先鋒村”注入新時代的青春脈動。
改革起點新傳承,青春身影入村來
團隊一抵達,小井莊厚重的歷史畫卷便徐徐展開。在莊嚴肅穆的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紀念館內,隊員們屏息凝神,通過泛黃的契約文書、珍貴的影像資料,觸摸那段“敢為天下先”的崢嶸歲月。當年,小井莊人摁下紅手印、開啟大包干的歷史性抉擇,如同無聲驚雷,震醒了沉睡的土地,也為中國農村改革劈開了荊棘之路。這份源于泥土的勇氣,深刻烙印在每一位年輕學子的心上,化為此行最深沉的精神滋養。團隊成員感慨道:“那些按下的紅手印,飽含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熱望。這份渴望至今鮮活,也點燃了我們用知識回饋鄉村的激情。”
溫情入戶暖人心,智惠下鄉潤日常
文化服務組的成員們帶著溫暖笑容走村串戶。在村中心廣場,他們耐心指導老人們使用智能手機與遠方親人視頻通話,老人們看著屏幕中熟悉的笑臉,眼角眉梢溢滿幸福。村口宣傳欄前,圖文并茂的科普海報也吸引著村民駐足學習。知識如同清泉,無聲浸潤著鄉村的日常。
田間課堂學農事,青春助農展擔當
實踐團成員們走進小井莊的田間地頭,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農事學習之旅。在經驗豐富的老農指導下,他們學習辨識不同種類的農作物,了解各類作物的生長習性與周期。大家手持農具,親身參與到除草、施肥等農活中。起初,成員們動作生疏,不是鋤頭用得不對,就是肥料撒得不均勻,但在老農的耐心教導下,逐漸掌握了技巧。汗水浸濕了衣衫,泥土沾滿了褲腳,卻絲毫沒有減退大家的熱情。通過這次田間實踐,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了農耕的艱辛與不易,也更加珍惜每一粒糧食,同時也為小井莊的農業生產貢獻了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當實踐團成員們踏上歸途,回望小井莊,心中已滿載沉甸甸的收獲。這片土地給予他們的,遠不止于田野調查的技術錘煉,更在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洗禮。在村民家幫忙搶收玉米時,年輕人體會到了“汗滴禾下土”的分量與艱辛;在聆聽當年“大包干”帶頭人后代講述父輩故事時,他們觸摸到改革精神中那份破釜沉舟的勇毅擔當。成員在實踐日記中寫道:“小井莊教會我,改革精神不是塵封的歷史,而是融入日常的奮斗基因。它無聲告訴我們,真正的勇氣源于腳下土地,真正的智慧也來自田間地頭。”
小井莊,這個曾以“包產到戶”驚動時代的小村莊,再次見證了青春力量的奔涌。大學生們帶來的科技甘霖、文化暖流與思想活水,正在這片沃土中悄然滲透、生根發芽。他們帶走的,是對中國鄉村最真切的體認,是對改革精神最深刻的認同。
這場青春與田野的雙向奔赴,正是新時代青年對“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誓言的生動詮釋。小井莊的故事從未停止書寫,當改革精神的火種與青春奮斗的星輝在此刻交融,我們確信,那份源于泥土的磅礴力量,必將托舉起中國鄉村更加璀璨的明天。青春之犁深耕希望之野,每一寸被熱忱丈量的土地,都在靜候著那不可阻擋的、屬于未來的豐饒。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