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赴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門峽水利樞紐暑期社會實踐團參觀三門峽大壩
守護黃河安瀾,賡續水利精神,為深入踐行新時代水利精神,感受大國治水智慧,7月2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學院赴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門峽水利樞紐暑期社會實踐團奔赴“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開展了一場沉浸式的水利工程探索之旅。

【大國重器·見證治黃史詩】
28日下午,實踐團成員來到三門峽大壩觀景平臺,站在壩頂極目遠眺,黃河水奔騰不息,大壩如巨龍橫臥,氣勢恢宏。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依次參觀了大壩主體、展覽館、發電機組等區域。通過泛黃的工程圖紙、珍貴的建設影像和生動的沙盤模型,實踐團了解到三門峽大壩作為新中國“黃河安瀾”戰略的關鍵工程,歷經60余年風雨仍發揮著防洪、防凌、治沙、灌溉等綜合效益。站在壩頂俯瞰黃河奔涌,成員們無不震撼于“人力馴服自然”的壯舉。


【科技賦能·解碼智慧水利】
在展覽館內,工作人員演示了現代化水文監測系統如何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調度。講解了如何與上游水利設施以及下游小浪底水庫聯合調度治理泥沙。

【紅色印記·傳承奮斗精神】
實踐團特別走訪了建設者紀念館,聆聽老一輩建設者“戰天斗地”的感人故事。1957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水利工作者在極端艱苦條件下,用肩挑背扛筑起這座黃河豐碑。觸摸著斑駁的工具展柜。成員們紛紛感概“艱苦創業、團結治水”的精神,更堅定了作為土木學子,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國家民生基建建設的決心。

一壩鎖黃河,萬代保安瀾。本次實踐通過“行走的課堂”,讓實踐團成員在國之重器中讀懂治水為民的初心,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堅定專業報國的志向。未來,團隊將繼續沿黃河流域開展系列調研,為母親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