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沂心筑夢實踐團赴臨沂王羲之故居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以“發揚學習宣傳紅色革命文化”與“傳統文化創新傳承”為核心目標,通過實地探訪、互動交流、資料搜集等實踐行為,深入探尋紅色革命精神與書法傳統文化的融合路徑。
(王羲之故居入口處照片)
踏入王羲之故居,實踐團成員便被古樸的建筑與濃厚的書法文化氛圍所吸引。在“書圣遺跡”展區,成員們沿著展線緩緩前行,目光聚焦于《蘭亭集序》拓本、王羲之書法真跡復制品等展品。有成員輕輕俯身,透過展柜玻璃仔細觀察書法作品的筆觸走勢,手中的筆記本上很快勾勒出字形結構示意圖;還有成員拿出手機,對展區內將革命時期書信手稿與王羲之書法風格進行對比的展板進行拍攝,并不時與同伴討論二者在精神內涵表達上的共通之處。
(王羲之生前書法筆記)
在“書法與紅色記憶”專題區域,實踐團成員與故居講解員展開了深入交流。當講解員介紹到抗戰時期當地文人以書法作品宣傳革命思想的歷史時,一名成員立即問道:“這些書法作品在當時是通過哪些渠道傳播的?對民眾的革命意識覺醒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得到解答后,其他成員紛紛跟進提問,從書法作品的創作背景、內容主題到傳播效果等方面層層深入,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以筆為槍的文人抗戰”“書法傳單的創作技巧”等關鍵信息。
(成員們仔細觀摩書法遺跡)
資料搜集環節,實踐團成員分工協作,對故居提供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梳理。一組成員專注于《王羲之書法對后世文化影響》《臨沂地區革命時期書法作品選錄》等資料,用熒光筆標注出書法傳統文化在革命時期發揮的作用;另一組成員則重點查看故居近年來舉辦的“紅色主題書法展”“書法傳承與革命精神講座”等活動臺賬,統計活動參與人數、收集觀眾反饋,尤其關注青少年群體對這種“書法+紅色”模式的接受程度。
為探究書法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承方式,實踐團成員還參與了故居的“紅色主題書法體驗”活動。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成員們拿起毛筆,臨摹革命標語與王羲之經典書法作品。有成員在書寫過程中向工作人員請教:“如何在現代書法創作中更好地融入紅色革命元素,讓年輕一代更易接受?”并認真記錄下“結合動漫形象設計書法字體”“開發紅色主題書法文創產品”等創新建議
(王羲之故居內文創產品)
調研接近尾聲時,實踐團成員集中參觀了故居的文創產品展示區,對其中融合紅色革命文化與書法元素的書簽、字畫等產品進行細致觀察,詢問產品的設計理念、市場反響等情況,并拍攝了多組照片作為參考素材。隨后,成員們圍繞“紅色革命文化如何借助書法傳統實現更廣傳播”“書法藝術在新時代紅色教育中的創新應用”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將調研中的發現與思考進行分類整理,形成了初步的調研框架。
實踐團表示,通過此次在王羲之故居的調研,深刻感受到了書法傳統文化與紅色革命文化的深厚聯系。下一步,將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形成具有實踐意義的調研報告,為推動紅色革命文化的學習宣傳與書法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承貢獻力量。
(成員在石碑前合照)
撰稿:鮑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