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里木大學 "青春尋訪紅色路,潤疆筑夢新征程" 三下鄉團隊奔赴第一師阿拉爾市十二團,深入采訪當地三支一扶工作人員潘成陽、雷傲云、呂夢圓,探尋他們投身基層的初心與歷程,感受他們在南疆大地播種希望、收獲成長的故事。
圖為團隊成員在十二團采訪三支一扶工作人員。劉家興 供圖
一、緣起:投身基層的選擇
團隊成員潘成陽、雷傲云、呂夢圓懷著建設家鄉、服務邊疆的共同熱情,選擇了三支一扶這條道路。他們中有的深受黨的感召,將服務基層視為黨員的使命擔當,期望讓黨的政策在鄉村落地生根,讓鄉親們生活更有奔頭;有的心系南疆發展,渴望回歸故土,將個人成長與家鄉建設緊密結合;還有的看中南疆基層的廣闊舞臺和專業契合度,希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基層的實際力量,為鄉村振興貢獻才智,同時為更多青年提供服務保障。
二、磨礪:基層實踐的成長
在十二團的工作崗位上,三位成員經歷了從適應到勝任的蛻變。面對紛繁復雜的就業政策解讀、信息整理等基層工作,他們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到主動學習請教、鉆研業務,最終能夠精準地為群眾匹配崗位、熱情解答疑問、組織招聘活動,助力眾多求職者找到心儀工作。
負責財務工作的呂夢圓,面對嚴格的報銷流程和憑證管理,壓力倍增。但她迎難而上,刻苦學習財務知識,利用業余時間考取證書,最終熟練、規范地處理賬務,守護好單位的“錢袋子”。在三支一扶管理方面,她用心整理檔案,組織培訓,耐心解答政策疑問,為隊伍穩定發展默默奉獻。
團隊成員們感慨,基層實踐是寶貴的成長熔爐。看到鄉親們因他們的工作獲得穩定收入,臉上綻放笑容;看到學員們通過技能培訓成長為崗位能手;看到自己從青澀懵懂到能獨當一面,專業技能與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他們深感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這段經歷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服務基層的意義和價值。
圖為團隊成員與三支一扶工作人員在十二團政務大廳的合影。劉家興 供圖
三、傳承:寄語后來者
結合自身經歷,三位成員對有意投身基層的學弟學妹們提出懇切建議:要堅定理想信念,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畏基層工作的艱辛,視其為成長的沃土和機遇。珍惜三支一扶這一步入社會的寶貴起點,積極向黨組織、團組織靠攏,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工作中要主動學習各類知識,扎實運用專業技能,虛心求教,把每一項小事做精做細。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百姓心聲,真正了解群眾需求,才能找準工作方向,為基層發展貢獻切實力量。同時,建議多與其他地區的三支一扶伙伴交流經驗,互相鼓勵,讓服務基層的信念更加堅定,讓這份堅持更有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塔里木大學以及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學子,被像潘成陽、雷傲云、呂夢圓這樣的基層奮斗者所感召,毅然踏上“三支一扶”這條光榮的征途。他們將繼續在基層的廣闊天地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用智慧和汗水續寫青春奮斗的壯麗詩篇,讓“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的胡楊精神和紅色基因,在祖國西北的廣袤邊疆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時代光芒,為深入推進“潤疆工程”、實現邊疆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偉大夢想,貢獻磅礴的青春力量,助力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筑夢邊疆的新征程上行穩致遠,譜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