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爾播撒愛國種子新政學子以行動激揚青春擔當
當青春遇見帕米爾高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一群充滿朝氣與夢想的年輕人,正用實際行動書寫著答案。新疆政法學院“賡續紅色血脈·激勵挺膺擔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奔赴祖國西陲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一場浸潤式教育實踐,在雪域邊關厚植家國情懷。

童心繪邊關,家國情懷薪火傳
在拉齊尼小學,孩子們的填色本上,一筆一畫勾勒的,是兵團人把戈壁荒原變綠洲家園的奮斗足跡;故事講述中,一字一句傳遞的,是“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哨所”的護邊員精神。這份熔鑄于邊疆熱土的忠誠與擔當,早已深深融入血脈,化作今日新時代兵團學子與雪域邊關護邊員們的挺膺擔當。畫筆與故事交織,將兵團人開拓的“家”與護邊員守護的“國”緊密相連,把“扎根邊疆、心系祖國”的家國情懷,悄然植入童心沃土。
致敬英雄路,三代堅守礪初心
實踐團專程走進提孜那甫守邊護邊愛國教育館,沉浸式感悟“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忠誠守護。斑駁的巡邊裝備、泛黃的家書照片、深情的講解追憶,生動再現了拉齊尼祖孫如何在“死亡之谷”吾甫浪溝用生命踐行“隨時準備為祖國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帕米爾雄鷹雖已遠去,但他用生命劃出的忠誠軌跡,永遠是我們青年奮進的燈塔。
歌聲連山海,同心共筑中華情
實踐團成員與各族兒童同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真摯嘹亮的歌聲越過蔥嶺,激蕩在每個人心中。這一刻,青春笑臉與五星紅旗交相輝映,唱響了新時代邊疆青少年“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和聲。
此次實踐如一場深刻的精神淬火。新疆政法學院學子以腳步丈量邊關熱土,用行動詮釋挺膺擔當,在帕米爾高原播撒下愛國主義的種子。當青春誓言融入守邊護疆的壯闊史詩,新時代青年必將循著英雄足跡,將紅色血脈化為守護山河、建設邊疆的磅礴力量,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力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供稿:新疆政法學院“賡續紅色血脈·激勵挺膺擔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
文字:蘇柯瑀
圖片:林琦峰廖佳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