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南京大學“游境啟情”調研團的5名成員深入杭州市西湖區龍井村,以青春視角探尋這座千年茶鄉在鄉村振興大潮中的蓬勃脈動。作為西湖龍井茶的核心原產地與“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龍井村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與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書寫著茶旅融合的特色振興篇章。

圖 1 在龍井村合影
龍井村坐落于西湖西南獅峰山麓,距市中心僅8公里,享有“茶鄉第一村”的美譽。層疊蒼翠的梯田茶園間,茶農們戴著斗笠,雙手翻飛采摘著嫩芽,構成一幅生動的畫卷。“早就聽說這里的茶好,實地看到茶農采茶的場景,聞到滿山茶香,感覺完全不一樣了!”來自上海的游客陳小姐邊舉起手機拍照邊感慨。九溪十八澗的清流潺潺流淌,縱使前日暴雨的山洪痕跡清晰可見,澗水旁依舊有不少游客的身影。孩子們歡快地撩起溪水嬉戲,幾個年輕游客脫下鞋襪,赤腳站在清涼的石塊上體驗著山野之趣。“城里待久了,就想來這種地方親近大自然,洗洗肺、靜靜心。”一位赤腳的“90后”小伙笑著對隊員說。依托茶產業優勢,該村近年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稱號。數據顯示,2024年龍井村接待游客約80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達8.5萬元,其中70%直接源自茶產業相關收入。這采茶身影點綴的青山綠水,確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圖 2 游客在溪水中體驗自然
調研團隊成員在實地走訪茶園溪澗、發放問卷與深度訪談中,敏銳捕捉著游客需求。他們發現,相較于鄰近茶鎮的團隊客流,龍井村更受自由行散客青睞,尤其吸引了大量追求深度自然療愈與文化體驗的年輕游客。在一家網紅茶室外,剛品嘗過獅峰龍井的北京游客韓先生表示:“比起單純買茶,更希望能親手體驗一下炒茶工藝,或者聽聽有關龍井村歷史和名茶的故事,這樣旅程更有深度。”這印證了團隊成員在采訪祖孫三代同游家庭時的發現。當調研隊員將問卷遞給正在茶田邊好奇張望的小男孩時,身旁的爺爺鼓勵道:“帶回去種下?以后你自己泡爺爺喝咯!”爺爺摸著孫子的頭,感慨道:“帶娃娃來看看茶樹,講講老底子的事,這就是活的鄉愁教育啊。這里的山水和文化,才是最有價值的。”調研團隊發現,游客普遍對參與性更強的茶文化體驗項目期待值很高,為村莊深化文旅融合提供了明確方向。

圖 3 隊員給歇息的游客發放問卷
整個調研過程,讓這些年輕學子深刻體會到:一片綠葉正煥發著古老茶村的新活力。龍井村在精心保護千年制茶技藝和古村落風貌文脈的同時,正成功將獨特的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興村的“活資本”。理安寺古樸的飛檐下,游客憑欄遠眺,滿眼皆是茶壟綿延的綠意,歷史與山水交織成畫。這一切,都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圖 4 一位茶農在田間勞作
茶香引客至。從游客帶著鄉愁的觸摸,到年輕旅人尋找的療愈體驗,再到孩童們對茶文化新奇的探索,龍井村正為新時代鄉村激活文化基因、開辟特色振興路提供著鮮活樣本。“守護文化根脈,茶產業才更具生命力。”一位隊員總結道,“龍井村的實踐告訴我們,真正的鄉村振興,既要留住鄉愁,更要為鄉村和她的守護者們創造持久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