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腳步丈量邊關(guān)赤誠之心播種未來
巍巍帕米爾高原見證忠誠,獵獵紅旗映照青春擔當。2025年7月,新疆政法學(xué)院“賡續(xù)紅色血脈·激勵挺膺擔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跨越千里,踏上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在風雪邊關(guān)完成了一場震撼心靈的青春洗禮。

風雪巡邊路,讀懂堅守千鈞重
實踐團跟隨護邊員踏上G314國道的巡邊征程。十余公里險峻路途,寒風刺骨,氧氣稀薄。護邊員們?nèi)缤苿拥慕绫諒?fù)一日行走三個來回,用足跡無聲守護邊境安寧。“剛踏上雪地還覺壯美,十分鐘后便喘不過氣,”成員馬卓雅感慨,“在含氧量僅為平原一半的4660米高原,每一步都是對意志的考驗。”護邊員走在隊伍最前方,那融入血脈的堅定目光,讓學(xué)子們切身讀懂“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wèi)士”的愛國情懷。

紅其拉甫畔,感悟忠誠赤子心
在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全國邊境線管段最長的派出所,師生們見證了民警在極端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的邊疆版“楓橋經(jīng)驗”:“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wù)不缺位”。榮譽室內(nèi),一張張照片、一件件裝備、一面面證書,無聲訴說著“界碑立在哪里,責任就立在哪里”的錚錚誓言。這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團隊,將青春熱血傾灑在祖國的西陲邊境。
當指尖觸碰到莊嚴國門下冰涼的界碑與鮮紅的“中國”二字,成員祝佳辛熱淚盈眶:“課本上‘祖國疆土,當以死守’的句子,此刻才真正懂得其千鈞重量和戍邊人的赤誠!”

童心播種處,薪火相傳啟新程
行程的溫暖句點落在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命名的拉齊尼小學(xué)。實踐團成員精心策劃素質(zhì)拓展,趣味運動點燃歡笑,知識課堂播撒理想。臨別時分,稚嫩的童聲帶著不舍詢問:“哥哥姐姐,你們走了還會來嗎?”青年學(xué)子俯身含笑,給出最鄭重的承諾:
“我們會來,但未必是我們——永遠會有更多大哥哥大姐姐向你們奔赴而來!”
樸素話語承載著教育接力的信念。贈送的學(xué)習(xí)用具與文體用品,成為連接帕米爾高原與廣闊未來的有形紐帶,更象征著精神火種的傳遞。

一次塔縣行,一生邊關(guān)情。從風雪巡防路上的切膚之痛,到國門界碑前的血脈賁張,再到童真眼眸中的殷切期盼,新疆政法學(xué)院的青年們將“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時代強音,化作了心中的磐石信仰與肩頭的如磐擔當。他們帶走的,是帕米爾高原賦予的忠誠、堅守與奉獻精神;他們留下的,是新時代青年挺膺擔當?shù)纳鷦幼⒛_——這片山河的接力守護者,永遠后繼有人,風雪無阻。

來源:新疆政法學(xué)院“賡續(xù)紅色血脈·激勵挺膺擔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
文字:蘇柯瑀
圖片:廖佳憶林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