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點亮童心——黃山科技館攜手黃山學院志愿者走進碧山村“陽光之家”
近日,黃山科技館聯合黃山學院文學院大學生“三下鄉”志愿者團隊,走進黟縣碧山村“陽光之家”,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體驗活動。機器人舞蹈秀、太陽能小車DIY、伯努利原理探究實驗……一系列趣味與知識并存的互動項目,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活動伊始,八臺靈活的機器人伴隨著音樂跳起了整齊的舞蹈,旋轉、滑行、擺臂等動作一氣呵成,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呼。“原來機器人能這么靈活!”一位小朋友興奮地拍手說道。黃山科技館的工作人員介紹,機器人表演不僅是為了活躍氣氛,更是為了激發孩子們對人工智能的好奇心。
隨后的太陽能小車制作環節中,大學生志愿者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組裝零件。“這個是太陽能板,要朝著太陽才能發電哦。”志愿者們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固定車輪、連接電路,當一輛輛色彩各異的小車在陽光下緩緩開動時,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成就感。“我做的車跑得最快!”四年級的丁浩天舉著自己的作品驕傲地說。
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當屬伯努利原理探究環節。工作人員通過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實驗,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可感。在“吹塑料袋”比賽中,孩子們鼓起腮幫奮力吹氣,看著塑料袋像小燈籠一樣膨脹起來,紛紛好奇“為什么在袋口周圍用力吹就能變大”;當吹風機對著粘成圈的氣球吹風,氣球竟穩穩懸浮在空中時,現場響起一片驚嘆;而“拔河開鍋蓋”實驗更讓孩子們大呼神奇——密封的鍋蓋任憑幾個孩子合力拉扯也紋絲不動,輕輕打開氣閥讓空氣流入,卻能輕松打開。“這就是伯努利原理在起作用,流體速度越大,壓強越小。”工作人員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著,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頭,眼神中充滿探索的渴望。
黃山科技館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流動科技館”進基層的重要一站,旨在通過沉浸式體驗,讓鄉村孩子近距離接觸科學、愛上科學。“我們希望用生動的實驗打破知識的壁壘,讓科學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觸摸、可以參與的樂趣。”參與活動的黃山學院文學院志愿者陳同學則說:“看到孩子們專注的眼神,我真切感受到科普的意義,未來還想帶更多有趣的實驗來這里。”
活動結束時,孩子們紛紛展示自己制作的太陽能小車,分享實驗中的發現。“今天知道了氣球能飛起來的秘密,還學會了做小車,太開心了!”孩子們的話語樸素而真摯。碧山村“陽光之家”負責人胡建新老師表示,這樣的科普活動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他們在實踐中收獲知識與快樂,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走進鄉村,為孩子們的成長注入科技力量。
據悉,黃山科技館將持續深化與高校、鄉村社區的合作,推出更多針對性的科普項目,讓科學之光照亮更多童心,助力鄉村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