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征途上,總有些經歷如星辰璀璨,照亮前路;總有些回憶似陳釀醇厚,歷久彌香。有幸作為河海大學“追光”支教團的一員,參與這場意義非凡的旅程,它不僅賦予我成長與感動,更重塑了我對生活與教育的理解。

當得知通過支教團的兩輪面試,喜悅如潮奔涌。那是夢想成真的悸動,是對未知旅程的無限憧憬。我深知,這不僅是一次實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對那些渴盼知識眼神的鄭重承諾。
懷揣憧憬與興奮,我們踏上了前往六安金寨的列車。車廂內,隊員們圍坐笑鬧,UNO牌的輕響與歡聲交織,暫時驅散了前路的忐忑。那一刻,團隊的暖意與凝聚力悄然生根,讓我篤信我們能攜手跨越任何挑戰。
金寨,深藏于大別山腹地。層巒疊翠,溪流淙淙,宛若一幅流動的山水長卷。然而,深入基層與村民交談,才真切觸摸到這畫卷背后的現實肌理。基層的復雜遠超想象,教育資源的匱乏尤為突出。許多孩子留守家中,父母遠行謀生。他們不僅需要知識的灌溉,更渴求心靈的慰藉與陪伴。這讓我頓悟:支教,不僅是授業解惑,更是以愛為燈,點亮希望,給予他們前行的力量。
與孩子們共度的時光,點滴珍貴。猶記那場吸管搭建房子的活動,小小的吸管在他們手中幻化出奇思妙想:造型別致的小屋,結構精巧的樓閣……孩子們臉上綻放的自豪笑容,純澈動人,瞬間也點燃了我們內心的快樂。這不僅是動手與協作的鍛煉,更是心與心貼近的橋梁。

課業輔導是日常的重心。晨昏之間,我們守在教室,耐心解答疑難。為基礎薄弱的孩子夯實根基,為思維敏捷的孩子拓展視野。目睹他們點滴的進步,那份欣慰與滿足,便是最好的回饋。
學習之余,我們也融入鄉村的熱烈。村BA賽場,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我們為湯店村的健兒吶喊,感受著鄉土體育蓬勃的生命力。那一刻,仿佛真正融入了這片土地,與村民、孩子的心跳同頻。
閑暇時,結伴去看落日。夕陽熔金,灑滿鄉間小路。我們緩行其間,分享著支教的點滴感悟。疲憊與煩憂在暮色中消散,只余內心的寧靜與篤定。這片刻的美好,愈發堅定了我們的信念。
時光雖短,烙印至深。此行所獲,豐厚無價。
首先,我深切體認教育的重量。在金寨,目睹孩子們4因資源匱乏而面臨的困境,我倍加珍惜自身所擁有的機會,也更明了教育者肩負的使命——為孩子們推開一扇窗,引他們望向更遼闊的世界。
其次,我學會了溝通與合作的藝術。團隊中,不同專業背景的我們為共同目標而奮斗;與孩子們相處,我學著傾聽心聲,理解需求。這些歷練催人成熟,也讓我深信團隊之力無窮。
最后,我品味了奉獻的甘甜。傾注時間與心力,換回的是孩子們毫無保留的信任與愛。一聲聲稚嫩的“老師”,一句句樸素的感謝,帶來的滿足與幸福難以言表,將永遠鐫刻于心。

支教活動雖已落幕,責任與使命永續。我們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經歷與體悟重返校園,精進學業,為未來更好地服務社會蓄力。同時,更期盼有更多人關注鄉村教育,加入“追光”的行列,為遠方的孩子們帶去更多希望與暖陽。
“追光”之路,道阻且長。然初心如磐,步履不停。因為深知,在那大別山的深處,一群可愛的孩子正翹首以盼,他們的未來,正待我們用知識與愛,去點亮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