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追光”支教團的十四位伙伴,一起走進安徽省金寨縣湯店村。這片被群山包圍的土地,有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也藏著讓我難忘的溫暖與感動。
起初孩子們有些靦腆,不太敢主動說話,但僅僅過了一兩天,我們就變得無比親近。還記得第一天下午下課,有個小朋友悄悄跑來跟我要簽名。我愣住了,一時又驚又喜,那一刻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了。這些孩子很聰明,在主題課上,他們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與創造力:有人唱歌時特別認真,有人扔沙包扔得興高采烈,丟飛盤的瞬間,仿佛把煩惱一并甩開。十二天里,許多孩子堅持全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四年級的小男孩。他是個極有思想的孩子,喜歡天文和軍事,知道很多我從未了解過的知識。有時候,我像學生一樣聽他講述,和他討論。他讓我感受到一種真正平等的交流——在這里,年齡和身份不再重要,我們用思想相遇、用心靈對話。


除了孩子,這個村子里的大人也讓我深受感動。村干部們樸實又真誠,沒有多余的客套,卻把我們每一件事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他們總是默默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忙碌,確保支教順利進行。這種“做事不聲張、但總能辦到”的踏實勁頭,讓我對“基層”兩個字有了新的理解。也正是這種實干精神,托起了湯店村的改變——它如今是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是鄉村教育在希望中生長的見證。

而與伙伴們的日常,更是這段旅程中最珍貴的風景。我們一起看“村BA”,為湯店村的隊員加油吶喊;也一起為同伴準備驚喜、慶祝生日;在落日黃昏中漫步追霞。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個突發問題中攜手解決,在一次次交流分享中彼此理解、共同成長。

我曾經帶著偏見而來,以為這里閉塞、落后。但真實的接觸告訴我,這片土地上埋藏著熱情、智慧和希望。他們不像城市那樣喧鬧,卻有著一種沉穩而有力的生命節奏。他們不講大道理,卻身體力行地告訴我什么是腳踏實地、什么是心懷光亮。愿我們都能成為“追光”的人,不只奔赴光,也成為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