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理念,探尋閩臺農業合作的生動實踐,7月18日至19日,龍巖學院“尋領袖足跡,探融合新路”專題實踐隊在陳江南老師的帶領下,赴享有“大陸阿里山”美譽的漳平永福鎮,開展了一場沉浸式調研活動。隊員們滿懷崇敬與求知之心,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通過實地走訪、深度訪談、專題座談、影像記錄(拍攝“青年說·領袖故事”主題微團課)等多元形式,對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漳平實踐館、海峽兩岸花卉研究院、鴻鼎農場和臺品櫻花園等五大特色示范基地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考察,力求解碼這片熱土上兩岸融合發展的成功密碼,見證宏偉藍圖如何轉化為鮮活圖景。

圖為實踐隊師生在臺品櫻花園拍攝拍攝“青年說·領袖故事”主題微團課
在風光旖旎的臺品櫻花園,實踐隊與2022年度“三農人物”謝東慶先生展開了真摯而深入的對話。隊員們了解到,1997年7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曾親臨永福,深入謝東慶的茶山,關切詢問茶葉長勢,悉心指導閩臺農業發展,并殷切囑托要依托當地優良生態,深耕茶產業。二十余載春秋,謝東慶先生深耕不輟,將昔日單一茶園打造成為集高山烏龍茶種植與櫻花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標桿,不僅讓“大陸阿里山”聲名遠播,其精心營建的櫻花茶園更榮膺“全國十大賞櫻基地”,成為吸引八方游客的亮麗名片。一片茶葉的醇香,一朵櫻花的綻放,無聲訴說著兩岸農業合作從單一走向多元、從產業對接邁向深度融合的顯著成效,更昭示著互利共贏的光明前景。

圖為實踐隊與首位入選全國“三農人物”臺胞謝東慶先生交流
在現代化氣息濃厚的鴻鼎農場,實踐隊與2023年“福建省勞動模范”、漳平臺商聯誼會會長李志鴻先生進行了富有啟發的座談。李志鴻先生深情回顧了二十余載扎根大陸、專注高山烏龍茶種植與加工的創業歷程,言語間浸透著堅守的執著與深沉的熱愛。在他的帶領下,鴻鼎農場已發展成為海峽兩岸規模領先、技術先進的現代化高山烏龍茶生產基地,其匠心打造的茶葉品質卓然,深受市場推崇。隊員們從他的講述中,不僅深刻感受到一代代臺商在大陸創業興業的熱忱與韌性,更直觀洞見了兩岸農業產業在技術、管理、市場等層面深度融合所釋放的巨大潛能與結出的豐碩成果。

圖為實踐隊與福建省勞動模范、臺胞李志鴻座談
步入莊重典雅的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漳平實踐館,以“源”“緣”“園”“圓”為脈絡的四大展廳,系統呈現了漳臺兩地割舍不斷的歷史淵源與血脈親情。我校實踐隊與天津大學實踐隊在此共同參觀學習。隊員們駐足品讀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致臺胞的深情回信,字里行間飽含著對臺胞鄉親的深切關懷、殷切勉勵和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堅定信念與深遠擘畫。參觀過程中,兩校學子圍繞所見所感熱烈交流、碰撞思想,深刻體悟到漳平永福作為兩岸融合“試驗田”所承載的歷史使命與積極探索。

圖為實踐隊與天津大學實踐隊參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漳平實踐館
走進致力于科技創新的海峽兩岸花卉研究院,負責人陳金才先生向實踐隊生動闡釋了永福鄉村振興的另一張“金名片”——“美麗經濟”花卉產業的華麗蝶變。隊員們深入了解到兩岸在花卉種質資源交流、種植技術創新、新品種研發與推廣等領域的緊密合作成果,真切感受到科技力量在驅動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兩岸攜手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協同創新,不僅點亮了鄉村的“美麗經濟”,更鋪就了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的寬廣道路。

圖為實踐隊與金興園藝負責人陳金才先生座談
為期兩天的深度實踐,使隊員們從產業協同、情感聯結、文化認同、科技合作等多維度,全景式感受到兩岸融合發展的蓬勃生機與累累碩果,更深刻體認到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生動的國情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煉。它極大地深化了隊員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岸一家親”和融合發展理念精髓的理解,進一步堅定了“兩岸融合發展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的信念。展望未來,實踐隊員們將銘記此行所見所感,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青春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行動,積極投身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時代洪流中,為深化兩岸同胞福祉、共促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