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延安精神,8月9日,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赴延安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勇?lián)鷷r代使命”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先后參觀了王家坪革命舊址、鳳凰山麓革命舊址、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舊址及延安革命紀念館,追尋革命足跡,感悟初心使命。
走進中樞機關舊址感悟堅韌領導力量 在王家坪革命舊址,同學們走進中共中央軍委、八路軍總部舊址,沿著青磚灰瓦的院落緩緩前行,仿佛聽到電臺急促的訊號聲與作戰(zhàn)地圖上的沙沙聲。簡樸的會議室內(nèi),原樣保存的木桌木椅靜靜訴說著當年決定民族命運的重大決策,大家切實感受到革命戰(zhàn)爭年代物質(zhì)的艱苦與精神的偉大。
登臨鳳凰山麓體會領袖家國情懷 登上鳳凰山麓,實踐團隊參觀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與辦公地。沿著蜿蜒的山路,翠竹掩映下的院落透著整潔與莊重。室內(nèi)的書桌上仍擺放著發(fā)黃的文稿與油燈,見證了革命領袖在艱難歲月中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家國情懷。站在山巔俯瞰延安城,同學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真諦。
探訪邊區(qū)政府舊址感受人民政權(quán)雛形 在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舊址,大家參觀了當年邊區(qū)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推進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文化教育的歷史陳列,感受到了革命根據(jù)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自力更生精神和廉潔高效的政務作風。展廳內(nèi)保存的檔案、布告與生產(chǎn)工具,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始終堅持為民謀利的堅定信念。
走進革命紀念館傳承延安精神力量 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實踐團隊通過珍貴的文物、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多媒體展示,重溫了1935年至1948年革命在延安的光輝歷程,深刻領會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
“這不僅是一次參觀學習,更是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參加實踐的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將延安精神轉(zhuǎn)化為學習科研的動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延安,這片黃土地上孕育出的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三下鄉(xiāng)的旅程雖已結(jié)束,但追尋信仰的腳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