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黨愛國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英華學堂開展思政第一課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青島農業大學國旗護衛隊暑期實踐團于8月10日面向高密英華學堂的學生們開展以“頌黨愛國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思政第一課活動。本次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引導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程海生攝。
學習黨史知識 傳承紅色基因
課堂上,老師帶領同學們系統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從1920年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到1921年中共一大的勝利召開;從蔡和森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確立,同學們在歷史脈絡中感悟黨的偉大。在認識隊徽、團徽、黨徽的環節中,大家通過實物展示和互動問答,加深了對黨團隊組織的認知與認同。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程海生攝。
弘揚革命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課程重點講述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上甘嶺精神、南泥灣精神和雷鋒精神等五種革命精神。通過邱少云、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等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氣概。許多同學在聽到15歲的劉胡蘭英勇就義時,紛紛流下感動的淚水,表示要以英雄為榜樣,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姜鈺攝。
踐行愛國之志 爭做時代新人
在“青少年怎樣愛黨愛國”環節,老師引導同學們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學生說:“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我要從認真完成作業、積極參加勞動做起,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同時組織同學們集體朗誦毛澤東、周恩來、習近平等領導人關于愛國的重要論述,在鏗鏘有力的誦讀中堅定報國之志。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姜鈺攝。
教師寄語未來 厚植家國情懷
“以智慧為筆,以汗水為墨,在時間的畫卷上記錄赤子情深。”老師們在課程最后深情寄語,強調愛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勉勵同學們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課后還布置了“我的愛國行動計劃”實踐作業,鼓勵同學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日常行為。
此次思政第一課活動通過沉浸式、互動式的教育方式,有效增強了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下一步,團隊將持續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姜鈺攝。
通訊員:尹延旭 王盛茜 姜鈺 程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