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知行柳城,文脈薪傳”實踐團走進安琪酵母(柳州)有限公司,開展參觀學習活動。在公司主管吳麗萍的引導與講解下,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企業歷史、文化、實力,沉浸式感受現代化企業的創新活力與社會擔當。
溯源發展脈絡,感悟企業初心
活動伊始,吳麗萍主管帶領實踐團來到公司展示區,開啟企業探索之旅。她圍繞安琪酵母“發展生物科技,創新健康生活”的使命,詳細梳理企業發展歷程。從初創時的艱難突圍,到逐步成長為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安琪酵母憑借持續技術創新與嚴苛品質管理,在行業站穩腳跟。吳主管著重介紹柳州公司在集團布局中的關鍵角色,其依托先進生產體系與研發能力,產品覆蓋烘焙、釀造、生物飼料、營養健康等多元領域,深度融入大眾生活與工業生產,讓成員們直觀感知生物科技企業的發展勢能。
圖為吳麗萍主管為實踐團成員介紹安琪酵母公司的詳細情況 陸鵬飛攝
漫步產品世界,領略科技魅力
在產品展示區,吳麗萍主管化身“講解員”,為實踐團揭開酵母產品的“神秘面紗”。陳列架上,高活性干酵母、特種工業酵母、酵母提取物等產品有序擺放,涵蓋家庭廚房到工業生產全場景。她結合生活實例,講解不同酵母產品的特性與應用:家用干酵母助力面食發酵蓬松,工業特種酵母賦能釀造、生物制藥高效生產,酵母衍生物在營養健康領域開發新可能。生動闡釋中,成員們對“小酵母撬動大產業”有了深刻理解,驚嘆于生物科技的多元應用價值。
圖為吳麗萍主管為實踐團成員介紹安琪酵母公司產品 鮑曉情攝
探秘生產車間,見證智造實力
生產車間參觀環節,實踐團成員在吳麗萍主管的組織下,嚴格遵循衛生規范,穿戴好工作服、帽子、鞋套,踏入現代化生產場景。車間內,自動化發酵罐精準調控溫度、溶氧等參數,智能分離設備高效完成固液分離,干燥、包裝環節全流程自動化運作。吳主管全程同步講解:從原料篩選、菌種培育,到發酵、精制、成品檢測,每一步都融入科技智慧與質量管控。“我們通過數字化系統實時監控生產,確保每一批酵母品質穩定。”她的介紹,讓成員們切實領略到工業4.0時代的生產精度,折服于企業智能制造實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中控室 公司人員攝
交流碰撞思維,聚焦責任擔當
參觀途中,實踐團成員與吳麗萍主管及技術、管理人員展開交流。圍繞創新發展,吳主管分享企業研發動態:安琪酵母(柳州)公司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在酵母菌種優化、綠色生產技術等領域突破,以創新驅動產品升級。談及人才培養,她提到企業搭建“傳幫帶”體系、開放實習實踐平臺,為生物工程、化學等專業學子提供成長通道。而在社會責任板塊,吳主管重點介紹公司“綠色發展”實踐:通過工藝改進實現節能減排,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積極投身公益助學、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詮釋企業擔當。問答互動間,成員們對企業創新、人才、責任的認知不斷深化。
收獲實踐感悟,錨定成長方向
參觀結束后,實踐團成員紛紛分享感悟。有人感慨“原來酵母背后藏著這么多科技密碼”,有人點贊“企業把創新和責任融入發展每一步”。大家表示,此次活動打破課堂知識邊界,從吳麗萍主管的講解中,既看到生物科技企業的發展邏輯,也明晰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路徑。未來將以“創新+擔當”為指引,深耕專業學習,提升實踐能力,期待未來能以所學回饋社會。
圖為實踐團與安琪酵母(柳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合影 蘇斌攝
此次安琪酵母(柳州)公司之行,實踐團成員在吳麗萍主管的引導下,完成一場“理論+實踐”的沉浸式學習。從發展溯源到生產實踐,從產品創新到責任擔當,成員們全方位觸摸企業發展脈搏,也為生物工程、化學等專業學子搭建起“課本-產業”的銜接橋梁。當校園求知遇上企業實踐,這場探索之旅不僅拓寬了學子視野,更點燃了他們以創新賦能發展、以責任回饋社會的熱忱,助力青春力量在知行合一中成長。
